考场很小,世界很大!拒绝EMO,别让它找上门!
高考已落下帷幕
不知今夜会有多少考生
迫不及待扔下书包去聚会、狂欢
还有多少会关上房门懊恼、悲伤
无论你发挥如何
德医君都想告诉各位勇士
考场很小,世界很大
高考是个点
而人生是条线
没有人因考试赢得所有
也没有人因考试输掉一切
虽然道理都懂
但或许还是会有不少青春热血的考生们
在刚经历了这场声势浩大的高考后
难以平复情绪
跌跌撞撞进入“后高考时期”
这一时期需要评估分数、填报志愿、等待录取
一环扣一环
在期待中又伴着焦虑
特别容易产生
突发性的心理冲突和生理紊乱现象
患上“考后综合征”
家长和老师
该如何帮助孩子
在“情绪的起伏跌宕间”平衡好心态
避免患上“综合征”
请听听德医心身医学科专家的意见
﹀
﹀
﹀
一
过度放纵
弹簧压得有多紧,反弹就会有多远。
长时间单一学习和紧张的复习备考累积的压力随着考场最后一遍铃声响起,犹如打开了压力的泄洪之闸。激动、宣泄、娱乐、放松……都无可厚非,但需警惕适度。
无节制的考后狂欢,轻则生物节律紊乱伤身,重则疏忽酿成安全事故。
根据既往研究调查,很多安全事故均源于麻痹大意,而当人们处于激情高涨之时,往往也最容易掉以轻心、盲目乐观。
如何应对
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情绪的波动是自然的、正常的,但是需要正确地认识,积极地面对,切不可放任自流、我行我素。
高考后依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健康、积极的兴趣爱好,尤其要培养自制力,以安全为底线。
此外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
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便为随后到来的填报志愿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奠定基础。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一些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青
春
必
胜
二
迷茫而空虚
随着高考结束,也失去了老师、家长的约束和同学之间竞争和参照,高考后新目标又暂时没有确立,犹如人生的航行没有了灯塔,一时间容易陷入一种虚无、困惑和茫然的心理状态,更严重者甚至会对生命的意义感到怀疑,“高分入学,挂科退学”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很是常见。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学生对自我发展责任心的缺乏。究其原因,只因在日常教育中,家长经常把“高考”作为人生发展目标,“考完就好了!”殊不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高考结束,也只是人生新的开始。
如何应对
快速调整目标,对未来制定新的规划。
可以根据自己的估分填报志愿,提前为上大学做些准备,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规划好大学生活,还可以找已经上了大学的学哥学姐,交流一些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等经验。
此外,也应鼓励考生积极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及对人生规划的主动性。
青
春
必
胜
三
患得患失,焦虑抑郁
考前积累的压力可能导致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仍然会体验到焦虑抑郁等反应,如心慌、出汗、食欲低、兴趣减退、想哭、高兴不起来、担忧、害怕等,某种程度上讲,这些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压力的释放,生活逐渐恢复平静,这些症状也会缓解。
但是,对有些情况来说,比如考试发挥失误、未达到理想预期、尤其是对考试和录取结果的不确定性,容易让考生在此期间产生灾难化思维,自怨自责,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未来感到悲观和绝望。
有的人甚至性格变得暴躁易怒,让人觉得难以理喻,与家人争执中情绪一触即发,严重的会出现轻生念头,甚至采取轻生行为。
如何应对
这类考生需要理性看待自己的想法,人在情绪处于低落时,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实际水平,把想法当事实。
此外,要相信,我们的过去很大程度上并不决定我们的命运,现在你如何行动才与未来有关。
对于生活、对自己也应该多角度看待,尤其要学会以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可以到室外去走走。亲近大自然,不仅可以放松心情,而且还可能会在自然万物中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这往往会对一个人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类考生的家长,要理解和容涵考生的情绪,给与关怀和鼓励,少说教指责,采用适宜的方式帮助情绪疏导,如运动、倾听、转移注意力等。必要时,可到医院寻求专业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青
春
必
胜
高考只是一道坎
冲击的过程才有美感
等到多年后回首
你会发现最酷的不是通知书
而是你这一路的全力以赴
所以无论考好考坏尽可坦然
无论你是星星还是萤火虫
你只要发出你的亮光
就是自己的英雄
科普医生
-End-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下一篇:医院里什么东西颜色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