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们,这几款端午节药膳喜欢不?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传统节日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传统节日名单。2009年9月,中国端午节正式成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赋予了"驱邪"及"祛病防疫"的保健内涵。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插艾草或菖蒲是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除杂物,并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用以驱瘴驱邪。此外端午节还有点艾条、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赋予了"驱邪"及"祛病防疫"的保健内涵。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插艾草或菖蒲是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洒扫庭院,清除杂物,并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
用以驱瘴驱邪。此外端午节
还有点艾条、
薰苍术
、饮雄黄酒、拴五色线、佩戴艾虎、
沐兰汤
等等传统习俗。甚至在端午节上山采药,也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我国云南普洱市思茅城区就有端午节用各种草药药膳养生保健的习俗,这个地方的端午节大餐是百草根药膳!当地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由于普洱地区植物、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炎热,古代普洱地区是瘴疠多发之地,经常暴发各种瘟疫和传染病。普洱人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而端午节是消灭“诸虫百毒”的最佳时节。“过端午吃药根,一年四季不生病”,百草根药膳文化就这样在普洱思茅形成并一代代地完善发展起来。
百草根药膳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端午节应时的养生药膳,可以自己做做。
材料:
老母鸡1只,艾叶15克。
做法:
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服用。
功效:
这款药膳适合端午节应节,也特别适合女性在月经期服用,具有补气摄血,健脾宁心的作用。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忡等症状。
材料:
糯米粉适量,艾叶适量。
做法:
将艾叶打成浆汁,再用糯米粉调匀做成一个个艾叶饼,蒸熟或油炸食用,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味,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功效:
艾叶病端午食用,有美容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理想的点心,还可用于治疗感冒、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症。
“产于山阳,采以端午”的艾草,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可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胎等功效,煲汤或者制作艾叶饼,非常适合端午节药膳进补。
材料:
红苋菜半斤,鸡蛋2个,盐适量,味精少许。
做法:
红苋菜去根洗净,鸡蛋打匀,鸡蛋倒入油锅里稍微煎一下,装盘备用,放入红苋菜翻炒一会,倒入鸡蛋,炒熟加盐、味精即可,也可以加一些料酒进去炒,炒熟后食用。
苋菜是补钙的植物食材,苋菜钙质丰富,而且这种钙质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牙齿、骨骼生长有益,另外,苋菜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K和铁元素,能够促进凝血,对养血补血也有很好的效果。
中医认为,苋菜性凉,具有止痢的作用,能清热利湿,促进排毒,是夏季养生好食材,适合身体虚弱、骨质疏松的老年人食用。
材料:
黄鳝250克,粳米100克,山药
3
0克,薏苡仁30克,桂枝
5
克,生姜丝5克,食盐适量。
做法:
黄鳝去内脏洗净后切段,其它材料洗净,一同放入锅里,加水煮成粥,生姜丝、食盐起锅前下即可食用。
俗话说“端午黄鳝赛人参”,端午饮食进补食用黄鳝也非常不错。黄鳝的蛋白质高,但是脂肪含量却很低,特别是夏季时的黄鳝肉肥丰满,味道更为鲜美,滋补效果更好,多吃黄鳝能增强我们的抗病能力,对于有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肾炎、肝炎等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适当进补,黄鳝也是非常好的进补食材。
编辑:梁家豪
:
编辑:陈倩雯
一审:
刘本坚
二审:徐源文
:
三审:陈光辉
(推文素材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公众号转载【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原创内容,请联系编辑取得书面授权!)
(推文素材如有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公众号转载【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原创内容,请联系编辑取得书面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