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蔓延,怎么保护我们的孩子?
根据世卫组织的消息(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肝炎-多国(who.int)),2022年4月5日至5月26日期间,33个国家或地区向世卫组织报告了650例病因不明的儿童急性肝炎可能病例。其中至少有38例(6%)儿童需要肝移植,9例(1%)已经死亡。(数据来源:who.int)
这种严重急性肝炎的病因正在调查中,尚不清楚。这些病例在临床上更严重,与以往关于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肝炎的报道相比,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比例更高。而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四分之三(75.4%)的病例<5岁。
啊这......为啥这病就专挑娃?
万一有点异常爸妈该怎么做?
我们结合世卫组织的调查和国内的发表的“不明原因儿童严重急性肝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建议”一起来会一会这个神秘的不明原因肝炎。
流行特征
首先看看世卫发布的不明肝炎流行情况
👇👇👇
(图源:www.who.int)
69.5%的标本出现了腺病毒阳性,难道它就是元凶?
但问题又来了:腺病毒感染是很常见的,按以往来看,他对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孩子,杀伤力并没那么强。
腺病毒大多侵犯呼吸道,也会累及胃肠道、结膜等,但引起严重肝炎的极为少见。
所以,如果近期儿童急性肝炎疾病爆发与腺病毒有关,那为何腺病毒在2022年,突然“性情大变”?
(图源:thelancet.com)
此外,5月13日,英国和美国的学者在《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TheLance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发表文章,提出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可能与SARS-CoV-2导致的超抗原有关。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免疫应答的物质。
研究者提出以下假说:不明原因儿童肝炎可能是感染SARS-CoV-2后在肠道中形成病毒库,而后又感染了腺病毒,在腺病毒和SARS-CoV-2超抗原的共同作用下出现免疫反应失调,从而导致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急性肝炎。
儿童感染SARS-CoV-2后,SARS-CoV-2在胃肠道的持续存在可导致病毒蛋白的反复释放,穿过肠道上皮细胞引起免疫激活。这种反复的免疫激活可能是由SARS-CoV-2刺突蛋白中的超抗原基序介导,该基序与葡萄球菌肠毒素B相似,能触发广泛和非特异性T细胞激活。这种超抗原介导的免疫细胞激活被认为是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一种致病机制。
结合目前的研究,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的病因可能是腺病毒感染伴有一个辅助因子(尚未确定),使正常的感染更加严重或导致其引发免疫反应,诱发机体免疫亢进,过度活跃的免疫系统对肝脏等组织进行攻击导致肝脏等组织器官损伤。
但按目前的报道看,不明肝炎的病因还得继续研究下去。
(图源:中华儿科杂志)
国内的指南也是认为其他因素诱导腺病毒发生致病性改变或许是最可能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额外关注腺病毒和新冠的防范。
虽然病因还是个未解的谜
但起码还是有个好消息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
不明原因儿童急性肝炎病例
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
并阻断免疫系统过度反应
如何早期发现呢?
注
意
家长需要警惕的症状
主要是注意小朋友是否有不明原因黄疸、恶心、腹痛、嗜睡或消化系统症状后早期进行肝功能和腺病毒检查。
根据世卫组织的信息,这种急性肝炎患儿的共性特征,主要有三点:
①年龄1月至16岁,大多在10岁以下;
②出现黄疸、恶心、腹痛、乏力、嗜睡和胃肠道症状(包括腹泻和呕吐),大多数患儿无发热;
③实验室肝生化检查转氨酶(AST或ALT)明显升高,>500U/L。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建议查肝生化指标,并做血、尿液、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等相关病原学检测,以进一步确定孩子是否有急性肝炎及可能的病因。
实际上,肝病科医生在临床中经常碰到儿童急性肝炎,其中有一部分病人查不到病因,但大多数经过治疗后能够恢复正常。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
做好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
本文指导专家
儿科肖昕主任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擅长儿科、新生儿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治。对小儿遗传代谢病、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窒息复苏、新生儿机械通气、新生儿全肠道外营养,等诊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学分会遗传代谢病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遗传性代谢病学组组长、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新生儿学分会常委、广州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广州市新生儿学分会常委、国家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和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等,《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中华实用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等杂志编委。
科研教学:
主要从事新生儿危重症和遗传代谢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NIH)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回国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和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6篇高水平论文收录);
主编《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学》、《新生儿危重症监护治疗学》、《实用儿童危重症医学》和《实用新生儿危重症医学》,参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十二五规划”儿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儿科学》编写。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上午、周五上午;
周三下午名优门诊
责任编辑:张源泉
审核:简文杨
终审:朱昌平
审定发布:李汉荣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华儿科杂志、深圳卫健委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