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医说一 | 天下第一痛
“比生孩子还要痛!”门诊就诊的张阿姨痛苦地说着。近期我院神经内科接诊了一个中年女性患者,主要症状为右侧面部阵发出现针刺样、刀割样疼痛,每次疼痛发作都让她痛不欲生,服用常规止痛药症状无明显好转,门诊医生详细问诊、查体,考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一般来说疼痛分为0-10级,分娩的疼痛分级为8-9级,而三叉神经痛则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痛”,有人痛到撞墙、有人痛到十年不敢笑、有人痛到误拔10颗牙。三叉神经痛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又该怎么就诊和治疗呢,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
1、什么是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neuralgiaTN)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布区内短暂的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以上颌支、下颌支多见,疼痛时如撕裂样、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颅神经疾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82/10万,年发病率为3~5人/10万,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70%~80%发生在40岁以上,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2三叉神经的三个分支各自的功能有哪些?
3、什么原因导致三叉神经痛?
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特发性)、继发性(症状性)。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为常见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病变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及其感觉神经根内,或认为三叉神经痛为一种感觉性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也可能与血管压迫、骨质畸形等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拉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某一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由小脑脑桥角及其邻近部位的肿瘤,炎症,外伤以及三叉神经分支部位的病变所引起。
4、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表现?
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剧烈疼痛,呈电击样、刀割样和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间歇期完全正常。疼痛发作常由说话、咀嚼,刷牙和洗脸等面部随意运动或触摸面部某一区域(上唇、鼻翼、颊部和口腔牙龈等处)而被诱发,这些敏感区称为“扳机点”。为避免发作,患者常不敢吃饭,洗脸,面容憔悴,情绪抑郁。发作严重时可伴有同侧面肌抽搐、面部潮红、流泪和流涎,又称痛性抽搐。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
5、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见表现?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疼痛发作时间通常较长,或为持续性疼痛、发作性加重,多无“扳机点”。体检可见三叉神经支配区内的感觉减退、消失或过敏,部分患者出现角膜反射迟钝、咀嚼肌无力和萎缩,多见于40岁以下的患者。经CT、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6、三叉神经痛应该做什么检查?
除了抽血化验检查,应做三叉神经反射电生理学检测。治疗前应常规进行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用于区分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还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7、三叉神经痛需要服用什么药物?
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药物效果明显,而对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效果确切的药物为:卡马西平片,其次为:奥卡西平片。再次: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匹罗齐特等。
8、外科手术能治疗三叉神经痛吗?
当药物治疗的效果不佳或出现无法耐受的药物副作用,可考虑尽早外科手术干预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微血管减压术、伽马刀治疗、经皮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Meckels囊球囊压迫术、Meckels囊甘油注射)。
9、三叉神经痛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①.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由肿瘤、动脉瘤等引起的三叉神经痛。
②.牙痛:牙痛主要表现为牙龈及颜面部持续性胀痛、隐痛,检查可发现牙龈肿胀、局部叩痛、张口受限。
③.三叉神经炎:因头面部炎症等引起的三叉神经炎症反应,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多数为一侧起病。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受累侧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减退,有时运动支也被累及。
④.舌咽神经痛:疼痛部位多位于颜面深部、舌根,咽部及外耳道等,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少数患者有“扳机点”,一般位于扁桃体窝或舌根部。
⑤.蝶腭神经痛:主要表现为颜面深部出现了疼痛,疼痛可放射至鼻根、颧部、眼眶深部等,疼痛性质呈烧灼样,持续性,规律不明显,封闭蝶腭神经节有效。
如果您患有三叉神经痛,平时要做到以下三点
1、饮食要有规律:尽量吃一些软的,易嚼碎的食物,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大或过酸过甜、过冷过热的食物。
2、饭后要漱口:在说话、刷牙、洗脸等时候一定要轻,尽量用温水洗脸,以免诱发三叉神经痛。
3、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心情放松,保持充足睡眠。
三叉神经痛典型表现为面部、舌部等出现(撕裂样、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烧灼样)剧痛,持续约数秒至数十秒,突发突止,一旦发作时痛不欲生,不发作时无疼痛症状出现,请您或家人、朋友出现上述症状,请尽快就诊神经内科门诊,或者电话联系我院神经内科总住院医师进行咨询(17384946120),海医一附院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所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