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介入情感呵护,儿童问题不是问题
新生儿越过重重生命关口来到人生的起跑线上,但并不意味着就会一帆风顺,早产、低体重、多动、自闭等等问题让不少孩子和家长负重前行。其实不必过分忧虑,发现苗头,及早就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在人生旅途中跑出自己的精彩。
1
早到天使:定期体检以免后患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虞萍主任介绍,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通常情况下,早产儿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和特殊护理。
早产儿应该如何呵护?“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出生前后有过高危因素的宝宝一定要在出生后定期到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长、体重、神经运动发育、听力、视力、语言、智能、运动、营养、喂养等全方位的评估”虞萍说,“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干预,避免出现明显异常或落后再纠正就为时已晚。”
2
出生体重低到什么程度才算低出生体重儿,对婴儿有什么影响,后期发育是否能够弥补回来?虞萍主任说,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婴儿,称为低出生体重儿,“胎儿阶段,母亲营养不良或疾病因素都可能导致胎儿发育迟缓导致出生时体重过低。”虞主任提醒妈妈们,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皮下脂肪少,保温能力差,呼吸机能和代谢机能都比较弱,容易感染疾病,智力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身材矮小、消瘦的宝宝,除了自身因素外,根据临床观察,大多数是喂养问题导致,包括母乳不足、牛奶过敏、辅食添加不当等喂养方式,追喂、哄喂、吓着喂等饮食行为,以及食物单一、缺乏花样、进食环境不良等饮食的质量,睡眠问题也非常关键。虞萍呼吁广大家长:“这些问题早期影响生长发育,中期影响行为习惯,远期影响学业、就业及终身成就,决不可小视,一定尽早就诊。”
3
现在生活物质条件进步显著,孩子营养、娱乐丰富多彩,许多小朋友身上自带小马达,上窜下跳、左顾右盼,不把“体力”用完不罢休。有的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做游戏叽叽喳喳,同学老师家长都很闹心和头疼,这些细节和表象应该引起家长和老师的足够重视。
虞萍主任介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的应用及网课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伴随出现多动、厌学、暴躁易怒、抑郁、焦虑和迷恋电子产品等多个前所罕见的问题。最多见的就是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抽动症、青少年情绪情感问题、学习困难、厌学等问题的发病率迅速攀升,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也让父母非常困扰。其实这些疾病有社会因素,同时也有生物学因素,不能简单归结于孩子调皮不听话,认为“长大自然就好了”,例如多动症的孩子如果在幼儿期认为只是“淘气顽皮”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延续到小学可能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及班级的秩序,频繁被老师投诉,延续到青春期易出现情绪、社交问题影响学业及性格,甚至因冲动出现极端行为。提醒家长们一定不要忽视,及时发现并寻求专业治疗。
4
“星星的孩子”形容的是孤独症谱系障碍(ASD),这是一类以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与交流障碍、刻板行为和兴趣狭隘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虞主任介绍,我国ASD患病率约为0.7%,且逐年增加,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过于安静或特别好哭,睡眠时间少,对声音反应差,儿童期症状明显,2岁以后会明显的出现社交障碍及刻板行为。多数ASD孩子语言发育迟缓,或者很少自发语言,有时自言自语说一些被人听不懂的语言,或者重复别人的话以及广告语。
“要科学对待、科学治疗孤独症。”虞主任说:“孤独症儿童需要大量的训练、陪伴,需要家庭中至少1人脱产陪伴其成长,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是最大的负担。同时,家长也要注意调适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孤独症的干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医生有话说】
感谢每位与众不同的小天使,教会了我们感恩、珍惜、坚持、等待……也督促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学习。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致力于婴幼儿早期体质及神经发育的促进,儿童营养、心理、行为的全面均衡发展,尤其是针对早产儿、喂养困难、瘦小或肥胖、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学习困难开设了高危儿门诊、营养喂养门诊,即将开设学习能力提升门诊、儿童心理门诊等特色诊疗,我们将一如既往,为小天使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祝小天使们儿童节快乐,每天都过“六一”节。
供稿:儿保科王瑾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