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脐带绕颈5周,南五专家团把“夺命绳”变“生命线”
孕妇凌女士今年30岁,这是她的第一个宝宝。整个孕期她都按照医生的要求准时产检。
近日,怀孕38周的凌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预约了产科单青主任进行常规产检。
在凌女士完成了胎心监护后,单青主任认真仔细地评估了凌女士的胎心监护结果,发现凌女士的胎心监护提示无反应型,胎心率持续165次/分(正常胎心率110-160次/分),B超提示脐带绕颈。
单青主任耐心地给凌女士解释了胎心监护的结果和B超结果,告知凌女士的宝宝存在宫内缺氧的情况。但凌女士对此仍表示不理解,觉得胎监反应不好可能只是暂时的,也许回家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就会好转的,没必要马上住院。
单青主任看到凌女士犹豫不决的样子,仍旧耐心地再次向孕妇交代了病情,如果不及时住院观察处理,胎儿在宫内就随时有可能会出现大脑缺血缺氧,甚至胎死宫内等严重结果。在得到孕妇和家属的理解后,随后单青主任当机立断地让护士护送凌女士到产前区进行下一步的严密监护。
入院后值班医生和护士给予凌女士持续的胎心监护,胎心监护结果还是提示无反应型,值班医生向孕妇和家属交代了病情,考虑胎儿窘迫,由于凌女士是头胎孕妇,短时间内未能阴道分娩,建议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
产科团队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给凌女士完善各项手术准备,迅速把凌女士送进手术室。手术室内,产科的全玉医生、李燕宁医生、陆焯君助产士、麻醉师、新生儿科医生都各就各位,几分钟后,孕妇凌女士的子宫被迅速打开,眼前的一幕,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倍感惊险:胎儿的脖子被脐带紧紧缠绕,一层叠一层,整整5周。胎儿就像是戴了密不透风的“围脖”,稍有不慎,胎儿随时可能大脑缺血、缺氧,甚至宫内死亡。这让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也惊讶不已。宝宝取出后,新生儿科医生及助产士立即对宝宝进行处理和评估,阿氏评分都是10分,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
根据术后测量,这根脐带长达将近1米!要知道,胎儿的脐带平均只有50公分,脐带缠绕一圈脖子大约占据整段脐带长度的17公分,而这位宝宝的脐带紧紧的缠绕着脖子5圈,意味着她的脐带有85公分是受到压迫的,供血供氧的功能大大下降,仅靠剩余不到10公分的脐带来维持着供血供氧,想想这是多么的危险!脐带原本是胎儿的“生命线”,这次险些变成“夺命绳”。幸好,在惊魂一刻后,母女平安,幸福结局。术后的凌女士在产后病房也逢人就夸:“幸亏当时单主任坚持要我马上住院,还开通了绿色通道,让我短时间内安全地和宝宝见面,感谢南医五院产科的医生护士们救下了我的宝宝!”
关于脐带绕颈,孕妈们都很担心:脐带绕颈会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脐带绕颈有什么办法可以绕回来吗?脐带绕颈必须要剖宫产吗?......对此,单青主任给出了答案:
准妈妈若在产检报告上看到类似“U型压迹”“W型压迹”等字眼,通常指示的就是脐带绕颈。
很多妈妈认为脐带绕颈会勒住胎儿的脖子,一定会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窒息。事实上,脐带绕颈的发生并不罕见,可以理性评估。如果脐带绕颈1-2周,通常对胎儿影响不会太大。但如果脐带绕颈严重,缠绕周数3周或以上,脐带可能会受压,使血流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威胁胎儿的生命。
脐带绕颈是不可控制的,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帮助脐带绕回去。
产检发现脐带绕颈的孕妈妈不必过分关注脐带的情况,建议孕妈妈们遵医嘱,把注意力集中在数胎动上,胎动是胎儿在宫内健康与否的重要信号。无论有无脐带绕颈,都要关注宝宝的胎动情况。
脐带绕颈的分娩方式,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一般来说:
脐带绕颈2周以内,若产检正常无其他异常情况,孕妈妈完全可以尝试顺产;
脐带3周及以上,经产妇可以在严密监护下试着顺产,同时做好转为剖宫产的准备。初产妇由于产程相对较长,胎儿发生缺氧的概率较大,剖宫产对胎儿相对安全。
在孕28周以后,孕妈妈要认真数胎动。每天早、中、晚,餐后半小时后计胎动1小时,每小时胎动次数应该大约3-5次,如果小于3次或大于5次,或者比之前的胎动减少或增多一半以上,胎儿可能发生宫内缺氧,应及时就医。
【产科专家】
单青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岭南名医
擅长领域:擅长围产期保健、遗传咨询、高危妊娠管理、头位难产处理、重症孕产妇救治、产后康复、妇科疾病诊治等。
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母婴安康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妇幼保健协会脐带血应用专业(专家)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女医师协会产科专家委员会常委。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3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供稿:产科门诊陈倩茵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