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如何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家庭的希望。家长们也最关心他们平时吃什么,是否安全、是否营养、是否可口。
西部战区总医院幼儿园一直十分重视孩子们的饮食营养与健康。干净卫生的饮食环境、合理均衡的营养配餐和良好的用餐习惯,都是幼儿园饮食教育和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日,营养科林宁主任、康超主治医师对幼儿园进行了例行食品安全检查和食谱配制指导交流。
学龄前期(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使其受益终生。
幼儿进食习惯很重要
●2岁以后应独立进食,自主进食不挑食不偏食。
●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20-30分钟。
每天应安排“三餐两点”,早、中、晚三次正餐,在此基础上还至少有2次加餐;加餐一般安排在上、下午各一次,晚餐时间比较早时,可在睡前2小时安排一次加餐;加餐以奶类、水果、坚果、豆制品等健康零食为主,少吃高脂高盐高糖的加工食品;晚间加餐不宜安排甜食,以预防龋齿。
●主动足量饮水,首选白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更不能用含糖饮料代替水。
●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边吃边玩边看电视;鼓励孩子进食,但应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进餐环境和气氛应轻松、愉悦,不要在嘈杂的环境中进餐,避免进餐时恐吓和训斥孩子。
幼儿膳食要重搭配
●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保证营养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推荐:每餐吃谷类,粗细搭配;适量鱼禽肉蛋,荤素搭配;每天300ml以上液态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和坚果;每天为孩子提供五种蔬菜,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医院幼儿园食堂确保每周有新菜品,每月更新食谱,保证孩子们各类食物摄入均衡。
●除了膳食搭配,还要烹调合理才能保留更多营养。多用蒸、煮、炒,少用煎、炸,控制烹调油用量;先洗后切有利于避免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彩椒、嫩茎叶类蔬菜可清洗干净后凉拌生食,注意避免使用高能量的沙拉酱;叶菜类建议选择急火快炒,减少蔬菜在锅中的停留时间,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蔬菜中的营养素。
幼儿食物选择要“五颜六色”
“五颜六色”的食物搭配可以使餐盘更加赏心悦目,不仅可以刺激孩子食欲,增加进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不同色彩的食物提供不同的营养素,具有不同的保健作用。
●绿色食物主要包括绿叶蔬菜、水果等,如黄瓜、菠菜等,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有抗癌、抗病毒作用。
●红色食物除了以西红柿、草莓等为代表的蔬果,还有红肉类,如:猪肉、牛肉、羊肉等,富含铁元素,有较好的补铁、补血效果。
●黄色食物有小米、胡萝卜、柑橘类水果等,以柠檬为代表的黄色食物富含维生素C,有抗氧化、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可有利于抵御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黑(紫)色食物主要包括黑芝麻、黑豆、桑葚等,含有丰富的花色苷、多酚类植物化学物,可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伤,具有抗氧化、抗衰作用。
●白色食物以大米、面粉、牛奶、银耳、豆腐等,含有丰富的钙和蛋白质。
此外,还应鼓励孩子参与制定家里的菜谱,通过不同色彩认识不同食物。让孩子主动参与食物选择和制作,比如:利用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份既美味又好看的蔬果沙拉,共同分享吃新鲜五彩食物的“奥秘”。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李柳静
编辑:胡冰燕
作者:【临床营养科】胡吉蕾
【幼儿园】胡婷
刊期:第452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
上一篇:西部战区总医院端午假期门诊安排
下一篇:保护孩子视力,请做好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