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总煎熬,放射治疗有妙招
最近,则叔(化名)因为髋部痛疼到南医五院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为膀胱癌并盆骨多发转移,南医五院放疗科曾世彬医师与肿瘤医师讨论后,确定行姑息性放射治疗,采用经典30Gy/10次的放疗方案。
患者治疗摆位中
经过曾医生对病情的详细了解,勾画放疗靶区;物理师根据靶区及周围重要器官的要求,严谨的制定放疗计划设计;放射治疗师的细心治疗,保证放疗位置的准确性;通过层层把关,各职能人员的通力合作,最后病人顺利的完成治疗。
实时体位验证,保证放疗安全
治疗过程中,则叔多次反馈疼痛明显减轻。在完成治疗后的随访中,则叔高兴地向放疗科医护人员说:“止痛药从一开始的每天都需要服用,到治疗完后已有两三天没碰过止痛药了,脚最近觉得不疼了,可以自由的动腿了,由于癌痛导致的失眠也消失了,现在可以一觉睡到早晨七八点,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患者整体的生活状态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疗效也十分满意。
期间,则叔还小心的问道:“我现在可不可以去打太极拳?”曾医生回答道:“当然没问题,适当的运动是可以的,不要太剧烈就好。”
患者治疗中持续关注
经过精准的放射治疗,患者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极大的好转,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无独有偶,一位“老患友”因为腰痛怀疑肿瘤转移再次找到了南医五院放疗科。幸叔(化名)之前由于左肺腺癌转移至左侧肩胛骨导致的顽固性疼痛,在去年11月进行了左侧肩胛骨及第三肋骨姑息性放疗,放疗后疼痛明显缓解。由于对上次治疗效果很满意,患者再次选择回头到医院诊治,完善检查后,确诊肿瘤腰椎再次转移,为了缓解患者腰部疼痛,再次对腰椎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也取得不错效果。
南医五院放疗科何卓凯主任介绍,放射治疗是治疗癌性骨痛的重要方法之一,病灶集中的骨转移患者首选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使病灶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形成新骨,溶骨病变发生再钙化,从而抑制骨质破坏的发生。局部骨转移通过放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不同程度地控制病灶的进展,预防骨折和脊髓压迫的发生,还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放射治疗对癌性疼痛缓解率约为80-90%,其中50%以上的患者疼痛缓解可以维持六个月以上。
放射治疗科拥有高端CT定位机——大孔径CT放疗模拟定位机(美国GEDiscoveryCT590)用于对病人进行模拟治疗定位,配置MonacoR金标准算法用于计划设计,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全球领先的高级放射治疗仪器——医科达直线加速器(ElektaSynergy)用于精准治疗病人,并机载CBCT(锥形束CT)用于3D图像引导实时体位验证。目前科室共10人,其中医师3人,物理师3人,放射治疗师3人,护士1人。
GE大孔径CT放疗模拟定位机
医科达直线加速器(ElektaSynergyR)
何卓凯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放射治疗科负责人,副主任医师。
擅长领域:擅长于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等)。
从事肿瘤放疗工作20年,擅长于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微创治疗等),在鼻咽癌、乳腺癌、宫颈癌、肺癌、食管癌、直肠癌、脑瘤等恶性肿瘤的放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桂林市肿瘤学会常务委员、广西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专委会常务委员、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宫颈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西肿瘤放射治疗专科联盟头颈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世彬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领域:擅长各系统恶性肿瘤的精准放射治疗,包括术前、术后放疗,姑息性放疗,放疗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等。
从事肿瘤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对头颈部癌,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胃癌,肠癌,肝癌等癌症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曾在上海,广州多家肿瘤专科交流学习,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
医院地址:广州市从化区从城大道566号
专家门诊:每周一三五下午
科室电话:020-62780773
欢迎咨询!(时间8:00-12:00,14:30-17:30)
供稿:放疗科张瑞琪
下一篇:南医五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圆满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