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生托起生命的希望,早产患儿脱险记
近日,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科医护出车到韶关接回一名出生40天、体重仅有1.6kg的特殊宝宝。
为什么是“特殊”宝宝呢?
小宝宝叫恩佑,他出生时胎龄仅有28周、出生体重1.2kg,最关键的是他因为间断腹胀、血便已经有21天无法进食了!因反复开奶失败,家人决定前往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寻求更好的医疗。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紧急出车,接回宝宝。来广州的路途大约需要3小时,路途颠簸,为了避免宝宝因震动厉害而加重病情,医护们一路怀抱宝宝,终于在凌晨1:00,将宝宝平安带回。
一入NICU病房,小恩佑便被放入已预热好的保暖箱内,进行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监测血糖、血压检测,吸氧等。
检查中从患儿的胃管里抽出少许血凝块,凝血功能检测提示APTT>180秒,患儿出现了明显的凝血障碍,于是给予紧急抢救。
经过一系列综合治疗,患儿凝血功能恢复正常了,贫血得到改善。一周后,患儿腹胀和血便逐步减轻,体重也增加到1.9kg,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期待他能够尽快开始喂养。
然而,开奶的过程一波三折,为避免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余韶卫主任和罗立荣副主任已经提前安排了喂养方案,小恩佑一吃就会腹胀,时喂时停,考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能出现肠狭窄,经黄逸辉院长查房,普外科、营养科、药学部和放射科多学科会诊后,判断经结肠造影证实多处结肠狭窄,结肠穿孔,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在麻醉科、新生儿科、普外科的密切配合下顺利进行,手术历经4个小时得以顺利完成!
和以往术后的小宝宝不同,小恩佑返回NICU病房后,因术后需要持续镇静和镇痛,还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气道护理难度加大,在术后第二天,出现了气管导管不畅的情况,罗立荣副主任医师果断更换了气管导管,到第三天,终于顺利撤机。小恩佑再次历险成功了!
脱机后的小恩佑生命体征平稳,在术后5天开始胃肠喂养,从试喂糖水到深度水解配方奶,再到早产儿奶,逐渐增加奶量,小恩佑已经能正常排便,实在令人欣慰!在伤口小组叶雪梅护理团队的协助下,新生儿科方琼吟护长还为小恩佑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
术后3周,小恩佑一次可以吃4050ml奶,经肠造口排便好,体重也增加到了2.45kg。小儿外科董泾青主任表示,等体重增加至5kg再结合病理结果决定二期手术方案。终于,小恩佑可以回家了,邓惠平和余春兰两位主管护师还给他修理了一下头发,让坚强的小宝宝有一个新面貌,也寓意重新出“发”。小恩佑的家长一再表示感谢,并亲自手书了一张红色的感谢状!收获这样一份真诚的心意,大家都非常开心。
这个病例,体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大爱无疆、敢于担当的精神,也体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对于低体重新生儿复杂疾病的治疗的多学科合作的专业优势。我们将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继续为下一代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