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医讲】降压药咋个吃?啥时候吃?有讲究!
大家好
我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药学部临床药师李芹
今天
我就来为大家关心的
高血压用药问题进行解答
降压药必须在早上服用吗?
临床药师:大多数患者降压药确实应该晨服,但也有例外,如何服用降压药大有讲究。
降压药何时服用
主要是根据血压波动水平来决定的
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之中有两个高峰,一个低谷,昼夜血压有一定的节律,一般早晨6时左右血压迅速上升,8:00—9:00时达到第一个高峰,直到下午16:00-18:00达到第二个小高峰,之后血压逐渐下降,直到凌晨2-3时达到最低。针对这一类的患者,一般推荐血压高峰前1-2小时,即一起床(晨起)就服用降压药。如果清晨血压过高,还可以尝试在长效降压药基础上,清晨加用短效降压药抑制血压晨峰。
而对于单纯夜间高血压或者昼夜持续型的高血压患者(反杓型、非杓型):可于晚间17:00~19:00进行约30min适合自己体质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纠正血压节律异常。若夜间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将一种或数种长效降压药改为下午(4:00)、晚间(8:00)或睡前(10:00)服用,能够使70%以上的患者恢复正常血压节律。但应警惕夜间血压过低以及夜间起床时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您也可以在服药前先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摸清自己的血压高峰,然后于高峰前1~2小时服药。这样控制血压更加有针对性、个体化。
血压已降至正常范围,可以停药吗?
临床药师:有的高血压患者以为,吃了降压药把血压降至正常,症状有所减轻甚至消失,意味着病治好了,就可以停药。殊不知,血压在停药后,可能急剧升高,而间歇且不规律的用药更易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导致脑梗塞、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目前,医学界尚未找到根治高血压的良方,因此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终身规律服用降压药。一般只有能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而使血压下降的轻症病人,在严密监测血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减少用药量
当降压药效果不佳时,可以自行换药吗?
临床药师:有些患者在服药后,几天内没有看到效果,就会要求医生或自行更换降压药物。盲目、频繁更换降压药物,可能造成血压波动,而血压的骤然变化可能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升。
实际上,大多数长效降压药物需要连续服用2~4周才能充分发挥降压效果,达到最大疗效。因此,要遵从医嘱,服药一段时间后再评估降压疗效。
饮酒可以代替药物治疗高血压吗?
临床药师:饮酒后血压低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酒精能够引起血管扩张,降低血管的外周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下降。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患者刚开始饮酒的3-5个小时内,此时血压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不过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随着酒精在体内的代谢,4-5个小时后血管会重新开始收缩,血压出现反弹性的增高,从而导致血压的明显波动,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的急症。同时摄入体内的酒精还会转化为甘油三酯,造成血脂的升高,提高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风险,降低我们的血管弹性,致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的是,服用降压药后千万不要饮酒。酒精和降压药的双重作用,可能提高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大肝脏的负担,同时还可能引起突发的低血压,出现一过性的心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反射性心动过速等,应该格外注意。
所以,不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酒,如实在是要饮酒,应减少酒精摄入量且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选择低度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g。白酒、葡萄酒、啤酒摄入量分别少于50ml、100ml、300ml。
再来看看临床药师还有什么建议?
临床药师:多数患者对于控制血压的程度及速度有所误解,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但是其实除高血压危象外,降压治疗应缓慢进行,将降低血压至达标的时间控制在4~12周左右为佳,而该结果的前提与基础是能耐受,目的是尽早达标,长期达标。年纪越大,高血压病史越长,达标时间可适当放缓。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使已经适应长期高灌注压的高血压患者因为不适应而出现头晕、乏力等,引发对降压治疗的怀疑。
对于降压目标,虽然强化降压的理念已逐渐为中外指南所提倡,130/80毫米汞柱成为达标新目标,但前提是能耐受,若患者不能耐受,进一步降低的血压,可能会导致大脑灌注不足,甚至诱发脑卒中。因此,降压治疗不能过急、过度。
文/李芹
视频/梁婷、石磊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投稿邮箱:xcb026@126.com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体检问题
丨
丨
野菜中毒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
|
丨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