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蓉:将青春挥洒在护理路上,一颗热心绽芳华!
“李阿姨,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当初我们家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您让我能在学校继续读书。如今已签了中铁建工集团,您的恩情我会终身不忘。”2021年11月19日,即将从攀枝花学院毕业的古蔺贫困学子邓超,将工作落实的好消息告诉了资助他学习的李阿姨。
李阿姨即李显蓉,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科护士长兼胃肠外科护士长,认识她的人都对她有一致的评价:一副热心肠。
李显蓉之所以会热心帮助农村贫困学子,与她的经历有关。
1983年夏天,一张张录取通知书飞到各中学,15岁的宜宾珙县姑娘以优异的成绩,被泸州医学院(西南医科大学前身)附属医院卫校录取。
“泸医卫校在整个宜宾珙县只招一个名额,不要再犹豫了。”接到通知书时,老师都鼓励李显蓉前往泸州继续求学。带着父母的期许,同龄人羡慕的眼光,李显蓉来到泸州忠山。
在小学、初中学习期间,李显蓉一直是佼佼者,当她走进卫校明亮的教室,她更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十分刻苦。“在当年,能考上省中专的,都是各学校的尖子生,她们许多人基础都比我好,我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才不至于掉队。”
三年后,李显蓉顺利毕业,分配到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
最初几年,李显蓉犹如“革命一块砖”,辗转于胸外科、传染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小儿外科等科室,“反正医院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从来不挑不拣,无论在哪个科室,都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尽管李显蓉工作兢兢业业,还是遭遇了“滑铁卢”。
小儿外科的护士经常要给小孩子打吊针输液、插胃管。“婴幼儿的血管太细,肉眼难以发现,我刚去的第一天,就遇到两个需要输液的婴幼儿,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都扎不准血管。”李显蓉说,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做噩梦,常会在梦中被小孩的啼哭声惊醒。
此后的日子里,李显蓉仔细观察一些老护士的扎针绝技、缠着她们传授经验、在休息时一个人模拟练习。没过多久,她也学会了“一针见血”。
1994年,李显蓉调到胃肠外科,升任胃肠外科护理组长,此时,她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许多胃肠外科的患者很特殊,特别是一些术后的肿瘤患者,在给他们的伤口、造口进行管理时,许多病人发出痛苦的呻吟,李显蓉常常感到心里难受。她决定继续深造,“也许自己的本事多一分,病人的痛苦就少一分。”
2003年,李显蓉开始了护理专业本科学历的学习,2005年,李显蓉升任胃肠外科副护士长,2009年升任胃肠外科护士长。
2012年,李显蓉取得护理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她对学生常有三问:“对得起父母不?对得起自己不?对得起病人不?”在她看来,学好护理专业没有捷径可走,只能踏踏实实、本本分分地学习和工作。
2
018年,
李显蓉升
任大外科护士长兼胃肠外科护士长,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与实践,她在外科护理及伤口造口领域等完成多项科研成果,成为四川省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第二十七届理事会伤口造口专委会专家库成员、泸州市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第十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泸州市第十一批拔尖人才、西南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护理学”课程负责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
泸州市护理学会伤口造口专委会主任委员、
“
”
让李显蓉感到最欣慰的是,完成硕士学业的女儿,也选择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如今,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共同携手为忠山的医疗事业而奋斗!
文/王扬勇、陈猛
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王扬勇
校对:黄黎
主审:王伊
▼
直接点击
关键词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体检问题
丨
丨
野菜中毒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丨
|
|
丨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