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头到底能不能吃?赶紧告诉身边人!
夏日炎炎
火锅、烤串、小龙虾、啤酒
……
是不少人的标配
近日,关于小龙虾的各种话题
#不要再吃爆炒小龙虾#
#小龙虾为什么一定要煮熟了#
#医生建议吃小龙虾1个人不要超过1斤#
频频冲上热搜!
网友大呼:“臣妾”做不到啊!
那么美味的龙虾怎么忍住只吃一斤?
对于这个再熟悉不过的美味,
还有很多人存在误解。
其中争论最大的就是
小龙虾的头能吃吗?
听说小龙虾很脏,有寄生虫?还有重金属?
虾黄好诱人啊,能吃吗?
别急,小编这就来好好扒一扒它。
(流口水警告)
小龙虾的头能吃吗?
∨
吃虾头其实就是为了吃虾黄。对于虾黄这个东西,屏幕前的你肯定有些懵逼?它到底是营养精华,还是虾的“屎”呢?这个千古谜题可谓是难倒了很多人。
来来来,先放一张图你就马上明白了。
虾黄虽然看着金灿灿,色泽还挺诱人,但它实际上不仅仅是卵巢还有肝胰脏,所以小龙虾不管是公是母,都会有这个东西。
肝胰脏处于小龙虾的头部位置,是一种解毒的器官。水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及寄生虫等,都会通过虾的摄食或呼吸进入到虾的头部,所以建议大家不要食用小龙虾的虾黄。
至于真正的虾屎则藏在虾线里,所谓的虾线就是虾的消化道,小龙虾日常的排泄物都藏在里面,有洁癖的朋友,吃的时候可以提前把它挑出来。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能过得了心理那个坎的话,熟食无忧。
小龙虾有寄生虫?有重金属?
∨
其实小龙虾的学名是克氏原螯虾,原产地是美国南部和墨西哥北部,上世纪30年代经日本引入到我国。
小龙虾拥有强大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即便生活在污水污染的水环境中,也能生存甚至繁衍后代。
因此,人们误认为小龙虾在污水中生活,或是我们吃的小龙虾就是在污水中养殖的。自然虾体特别是虾头里面肯定会堆积着排泄物和寄生虫,重金属富集的问题不可避免。
但是,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小龙虾基本为人工养殖,野生的比重极少。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愈来愈强,相关标准也日益完善。根据近几年有些省市的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市售的小龙虾铅汞砷等重金属、农兽药残留含量均在安全限制内。
关键还是要看养殖的环境怎么样。小龙虾它耐受环境的能力比较强,但是也并非水越脏活得越好。所以整体来说,养殖的小龙虾成分还是比较可控的。
只要小龙虾是正规来源、彻底煮熟的,就可以不必过于担心安全问题。
(如果你担心虾肉有重金属,我愿意帮你承受)
吃小龙虾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吗?
∨
有新闻曾报道过女子健身后吃小龙虾引发横纹肌溶解症,于是不少人把小龙虾和这个病联系在了一起。那横纹肌溶解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横纹肌溶解症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它的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
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很多,包含多种物理因素及化学因素,虽然有少部分人在吃完小龙虾后出现这一问题,但是,小龙虾与「横纹肌溶解症」的关联至今不明,尚无明确定论。所以,咱也不能随便让小龙虾背这个黑锅。
此外,小龙虾蛋白质含量丰富,如果过量食用,会造成消化压力,引起消化不良。
小龙虾烹饪时常重油重辣,过量食用也会增加肠胃负担。
所以小龙虾切不可多吃,也不可天天吃。
安心吃小龙虾指南
∨
01
吃的第一步,一定得知道它新不新鲜
新鲜的小龙虾和冻过的、走味的小龙虾,那味道可是天差地别。不管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口感,咱们一定要吃新鲜的。
像这种一定很新鲜了~
在菜市场可以这么挑:
选择壳青腮白的种类。
虾肉最好呈半透明状态,有光泽,虾壳按压上去有弹性,不粘手。
闻起来新鲜,没有腥臭味、酸味或者氨味。
这肉晶莹剔透,肯定新鲜
在饭店可以这样辨别:
新鲜的小龙虾,虾身弯曲得比较厉害,虾肉紧实,有弹性,有嚼劲。
身体是直的,肉比较松弛,壳摸上去黏黏的,可能不太新鲜。
02
哪些人最好不要吃小龙虾?
(1)过敏性体质
小龙虾是夏季标配,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过敏这个事可大可小,轻的可能会全身瘙痒、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能休克。
所以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嘴馋,而心存侥幸心理。
(2)高尿酸血症
对痛风患者来说,虾属于高嘌呤食物。小龙虾等海鲜会导致尿酸升高,容易加剧痛风症状。
(3)孕妇、老人、儿童、体弱者
没有煮熟或者不干净的小龙虾,孕妇、老人、儿童、体弱的人抵抗力差,吃了有可能会拉肚子或者感染寄生虫。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
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餐厅就餐
吃完小龙虾后
如果出现肌肉酸痛、尿液变色的现象
一定要及时就医
#健康细节每周谈#
喜欢我们的朋友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转发+点赞+在看
😝有机会我们一起吃小龙虾😝
声明:本文仅为妇幼健康科普,经健康教育科综合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科普中国、广东卫生信息、广西疾控、健康160等
编辑:健康教育科何韫聪
责审:健康教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