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风华 | 临床试验,做自己的抗癌英雄
嗨,欢迎来到医路风华,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肿瘤一科主管护师杨秀莉的原创临床故事。
临床试验,或许你有很多误解,但这却让很多无药可治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新的药物治疗,而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生的希望。
5月20日是第18个“国际临床试验日”,请大胆一次,为爱而“试”吧。
最近,我们肿瘤一科的“老熟人”王爷爷又再一次来到医院,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次的他可不是来我科接受临床试验药物治疗的,因为他已经接受并完成了临床药物治疗。他满脸笑意,手上还拿着一面锦旗,内容是“医德双馨好医护,耐心负责似家人”。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我们这次和王爷爷的见面约在城南院区第一住院部门口,唐树彬主任医师、罗义琼护士长还有主治医师胡月下楼迎接王爷爷。王爷爷表示参加临床试验免费用药一年多以来,不仅为他子女减轻了家庭负担,还得到了肿瘤科的各位医务人员对他的关怀和悉心照顾。
王爷爷,是一名党龄超过50年的老党员了,参加过抗美援朝、越南自卫反击战,身经百战,却在71岁高龄的时候罹患晚期肺癌。
王爷爷收入治疗后,我们对他的病情进行了进一步核实,发现他非常符合肿瘤科最近开展的临床项目:对比重组抗VEGF注射液和安维汀治疗肺癌Ⅲ期。
唐树彬给王爷爷仔细介绍了本次项目的试验设计、试验目的、试验流程及试验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收益。曾经年轻时候参与过核试验的王爷爷,对于临床试验所带来的风险和获益都能很好理解。在与家里的亲人商量后,他决定接受临床试验。这一次,做自己的抗癌英雄。
在王爷爷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年抗癌以来,王爷爷接受了6次紫杉醇联合卡铂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其后又接受了22次贝伐珠单抗的靶向维持治疗。
接受化疗和靶向治疗后,他的治疗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咳嗽和心累气促的情况明显好转,人的精气神也上来了,最开始需要家属陪伴来医院化疗,后面完全可以自己一个人来完成住院、接受治疗。
当然,更直观和现实的问题也解决了。如果没有参加临床试验,王爷爷坚持这种方案的治疗,一个月大概需要1万多的治疗费用,确实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参与临床试验后,不管是心理压力还是家庭压力都变小了很多。
其实,在我们肿瘤科的临床工作中,会有不少的临床试验项目,招募一些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加项目,但是,在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困境,很多友友们不太能理解,觉得试验就是“拿人当小白鼠”,没有安全保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临床试验,它是一种在国家法规严格监管下的特殊临床治疗方法,是经过精心设计、操作的临床实验,是提高人类健康,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和方法最快最安全的途径。而对于医院来说,目前肿瘤科开展的临床试验都是以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利大于弊的目标下,经过相关审查通过才会开展的,而不是拿你的生命“做实验”。
对很多患者,尤其是肿瘤患者而言,临床试验可以让很多无药可治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新的药物治疗,而这可能是他们最后生的希望。除此之外,说到现实问题,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相关检查、治疗药物都是免费的,还会给予患者一定的交通补贴等,患者只需要支付很少的基础合并治疗费用,这不免大大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国家政策鼓励及院领导的带领下,肿瘤科全体医务人员将继续坚持“为民、勤学、敬业”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患者为中心,确保患者安全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周期,让临床试验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作者简介
审核:肿瘤一科唐树彬
编发:宣传科大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