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药师系列:被“妖魔化”的胰岛素
科普小药师
被“妖魔化”的
胰岛素
为什么要打胰岛素?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笔
科普小药师
医生医生,我为什么要打胰岛素,是不是快没救了?
,是不是快没救了?
不少病患一听见要打胰岛素,纷纷竖起警示灯,听闻都是糖尿病很严重的人才需要打胰岛素...
为什么我只是最近血糖高一点,难道病况真的有这么差吗?
为什么我只是最近血糖高一点,难道病况真的有这么差吗?
胰岛素并不是坏东西,注射胰岛素是为了补充人体无法生产足量胰岛素,并非伤身的毒药,且代谢、残存在体内时间较短,过敏、副作用较低,较不易伤害人体。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尤其是当患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或使用禁忌时,进行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你现在的情况就是胰岛功能减退,给你开的口服降糖药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因此必须加用胰岛素。胰岛素没有成瘾性,是你的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才要补充。
胰岛素并不是坏东西,注射
胰岛素是为了补充人体无法生产足量胰岛素,并非伤身的毒药,且代谢、残存在体内时间较短,过敏、副作用较低,较不易伤害人体。
胰岛素是最有效的降糖药物之一,尤其是当患者胰岛功能逐渐减退、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或使用禁忌时,进行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治疗是非常必要的手段。你现在的情况就是胰岛功能减退,给你开的口服降糖药无法有效控制血糖,因此必须加用胰岛素。胰岛素没有成瘾性,是你的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才要补充。
医生我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要使用胰岛素降糖?
医生我还这么年轻,为什么要使用胰岛素降糖?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变,糖尿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大部分年轻人通过饮食运动控制或者口服降糖药物即可,但也有部分年轻人需要使用胰岛素降糖。
01
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在起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且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
02
新诊断T2DM患者如有明显的高血糖症状,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使用胰岛素降糖能够快速使血糖达标,也是首选胰岛素治疗。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和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后,可再根据病情确定后续的治疗方案。
03
妊娠期糖糖尿病因缺乏安全的口服药物也建议使用胰岛素降糖。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笔
应保证胰岛素注入皮下组织。
1.操作前准备
(1)确定吃饭时间,肯定30分钟内吃饭。注射前30分钟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待药液接近室温后再注射。
(2)洗手、准备好乙醇棉球、注射装置。
(3)再一次核对胰岛素剂型。
(4)仔细观察胰岛素外观: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液体,中效、长效与混合胰岛素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为乳白色。
2.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的注意事项:
(1)如果注射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应将药瓶平放在手心中,用双手夹住药瓶,来回滚动十下左右,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
(2)注射胰岛素前,先用乙醇棉球消毒瓶塞。
(3)用注射器抽取与所需胰岛素等量的空气注入瓶。
(4)左手将药瓶倒转,用右手抽取所需胰岛素量。
(5)自行混合两种剂型胰岛素时,须先抽短效胰岛素,再抽中效或长效胰岛素,如将中效或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中,这瓶胰岛素将不能再用。
(6)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
(7)选好注射部位后,用乙醇棉球消毒皮肤。
(8)等乙醇干后,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将注射部位的皮肤捏起,另一只手将针头的一半以45°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被捏起的皮肤,针头在皮下停留10秒后拔出。
(9)用干棉球按压,不要按摩注射部位。
药师提醒
1.对注射部位规范检查包括以下3个要点:
(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不同注射部位吸收胰岛素速度快慢不一,腹部最快,其次,依次为上臂、大腿和臀部。餐时注射的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腹部;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使用预混胰岛素时,早餐前选择腹部注射,而在晚上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通常选择大腿或臀部注射。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注射时避开皮肤凹陷、硬结、瘀斑、感染的部位。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cm,每周轮换左、右侧注射部位,避免在1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为一次性使用,注射完成后应立即将针头从注射笔上取下,套上外针帽后废弃,以免空气或其他污物进入胰岛素笔芯内;同时防止药液漏出和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
2.低血糖的预防胰岛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低血糖可导致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感等不适,甚至会出现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从而危及生命,是血糖达标的主要障碍。可采取以下措施防范低血糖:
①定时、定量进餐,尽量不误餐;
②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
③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增加运动量时应事先增加食物摄入量;
④随身携带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糖果、巧克力,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立即食用,同时携带个人信息联系卡,标注用药信息和家属联系方式等;
⑤注意不同类型胰岛素起效时间不同,注射胰岛素时间需与就餐时间匹配;
⑥认知功能下降且低血糖症状不典型的老年患者,需由家属协助注射胰岛素及监测血糖。
3.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是否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及发现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胰岛素的血糖监测方案不同,应遵医嘱做好血糖监测记录,以便就诊时医生对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评估与剂量调整。
3.
血糖监测是了解血糖是否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及发现低血糖风险的重要手段。不同类型胰岛素的血糖监测方案不同,应遵医嘱做好血糖监测记录,以便就诊时医生对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评估与剂量调整。
End
文字:范敦松
编辑:郭莉莉
审核:陈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