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1/5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这个环节一定要做好!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见的问题。抗肿瘤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营养代谢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的下降,最终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者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甚至降低生存率。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知识治疗专委会一项3万多人的调查研究表示,我国发现将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同时:
40%~80%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
约20%的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
而死于癌症的患者,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几乎达到了100%。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对“营养不良”的定义是:由于营养物质缺乏,导致身体及机体细胞发生改变,常引发生理功能下降、心理功能障碍以及疾病的不良预后。
营养不良主要分为三种:能量缺乏型、蛋白质缺乏型和蛋白质能量缺乏型。
01
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是由于肿瘤患者能量摄入严重不足所引起的,常表现为极度消瘦,因此也被称为消瘦型营养不足。
02
蛋白质缺乏型主要是由于患者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而引发体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在过去,生存条件较差的家庭中,孩子患有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
03
蛋白质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合并了蛋白质缺乏型营养不良和能量缺乏型营养不良的症状,也被称为混合型营养不良,是恶性肿瘤患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营养不良类型。
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而且贯穿整个病程,对患者的危害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营养状态良好、体重稳定者。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更多发生疲乏、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躯体功能障碍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营养不良患者免疫功能下降,T细胞活性抑制,对化疗、靶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治疗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贫血等反而增加。
营养不良者术后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尿路感染、脓毒血症、伤口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营养不良的肿瘤患者住院肿瘤时间延长,就诊频次增加,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增加。
营养评估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较高的营养不良风险,而营养不良严重削弱了抗肿瘤治疗效果,其影响也贯穿整个肿瘤病程,是肿瘤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
因此,定期的营养评估并进行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肿瘤患者就显得极其重要。
肿瘤患者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营养状况,养成良好的营养记录习惯,定期记录自己的体重、摄食量。
福利时间
您的营养状况如何?
扫码添加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叶峰主任助理(小娜)微信
帮您进行评估!
本文供稿/科学审核: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叶峰主任医师
——
审核:林泓纬
编辑:洪小清
医院地址:厦门市镇海路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