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儿医讯|11岁花季少女腹部隆起,这项高难度介入治疗打通“生命通道”
近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成功独立完成本中心第一例TIPS介入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该项技术是目前介入治疗中(包括心脏介入、神经介入、血管介入、综合介入)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对儿童而言,这项手术更是难上加难!
11岁的小惠正在读小学,2个月前出现腹部明显隆起,去医院检查发现大量的腹水,在当地医院每天都能引流出超过1000ml腹水,辗转多家医院诊断不明确,后转诊至市妇儿医疗中心治疗。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介入血管瘤科组织讨论后,最终诊断为肝窦阻塞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重度腹水,下腔静脉狭窄,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
“
据主刀医师牛传强副主任医师介绍,小惠的病情主要是由于肝窦阻塞综合征引起,肝窦阻塞综合征(SinusoidalObstructionSyndrome,SOS)是肝窦内皮细胞损伤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引起黄疸和大量腹水,甚至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本病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较高。患儿肝窦阻塞综合征少见,行介入治疗更为谨慎。
TIPS可在门静脉与下腔静脉之间的肝实质内建立分流道,以微创方式降低门静脉压力,TIPS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可迅速下降甚至恢复正常,腹胀程度可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CT可见肝脏肿大,呈弥漫性病变,门静脉期肝内不均匀“地图”样强化,腹腔积液,下腔静脉狭窄,肝静脉显示不清。
小惠症状进展快,此前外院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孩子生活学习,经介入团队多次讨论,决定行TIPS治疗,并精准设计了手术方案,术中多学科密切配合。
术中:A-下腔静脉肝段明显纤细,多条侧枝形成;B-植入下腔静脉支架;C-透视下调整合适角度,穿刺门静脉成功后,测量门静脉压力44cmH₂O,置TIPS专用支架,再次测量门静脉压力降至29cmH₂O;D-经下腔静脉支架孔植入门-体静脉支架,造影示支架通畅。
凭借着手术团队精湛的医术、娴熟的操作,克服一系列困难,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后小惠送入PICU观察,当小惠再次返回介入病区时,孩子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肚子也没有那么胀了。
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儿童TIPS相较成人TIPS术的难度体现在哪些方面?
有丰富的成人TIPS术经验的庞宁东副主任医师介绍:
儿童较成人来说穿刺路径短,可操作空间小,且现有的TIPS介入器械均是为成年人设计,并没有儿科专用,因此手术难度极大,术中还需麻醉团队配合静脉全身麻醉,需由经验丰富介入医生完成操作,同时关注患儿射线防护等问题,尽可能缩小照射范围减少照射时间。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式)是一种肝胆胰介入手术,使用微创介入器材在肝实质内肝静脉与门静脉间置入支架建立起人工分流通道,降低门脉压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主要适用于肝窦阻塞综合征、肝硬化(或伴发肝癌)门静脉高压消化道出血、顽固性胸腹水、门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肝肾(肺)综合征,门脉高压性胃肠病等疾病的治疗,也可为患者赢得肝移植的机会,是除肝移植之外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门静脉高压急性大出血最有效的抢救手段。
该项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介入技术水平又创新的突破,肝病综合治疗迈上新台阶,必将更好地造福于广大肝病患儿。
科室简介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介入血管瘤科成立于2008年,是国内儿童专科医院首个介入专科,介入血管瘤科在儿童院区、珠江新城院区及增城院区均设有专科门诊及病房,科室目前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6名。
年门诊量约3万余人次,年手术量4000余台,其中日间手术2000余台。具有DSA、血管腔内激光消融仪、静脉曲张微波治疗仪、超声等设备。近五年,科室已申请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基金,发表SCI及中华系列杂志文章60余篇,主编《儿科介入放射学》《儿童血管瘤及血管畸形综合诊治》和《临床急症介入治疗学》等著作,参与翻译《脉管疾病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等专著。
介入血管瘤科治疗病种涵盖血管瘤、淋巴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混合性脉管畸形(K-T综合征),儿童恶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肾血管性高血压,食道狭窄以及各脏器疾病血管造影诊断,影像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妇科介入包含输卵管梗阻再通术、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等。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2018年11月特聘美籍华人黄建忠教授,开设了静脉曲张专科和创立微创脉管治疗中心,为成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提供国际创新的微创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科室具有丰富的介入治疗临床经验,治疗水平位居国内领先。
特色医疗
儿童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输卵管阻塞疏通、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介入治疗。成人下肢静脉曲张微创介入治疗。
专家团队
刘珍银
副主任医师、介入血管瘤科主任
擅长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介入治疗以及子宫腺肌症、输卵管堵塞、成人下肢静脉曲张等介入治疗。
黄建忠
主任医师、教授
国际外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A类外国专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负责人、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研究员奖获得者、FDA注册临床试验研究主任和美国静脉血管中心主管外科医师。下肢静脉曲张微创介入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帮助了一万多名腿部循环障碍患者。
陈昆山
副主任医师
从事介入放射学工作近20年,熟练完成妇产科及儿科介入手术上千例。擅长儿童血管瘤、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食道狭窄、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肝血管瘤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
李海波
副主任医师
擅长于妇儿血管瘤、血管畸形等脉管性疾病的综合微创诊疗及子宫肌瘤、腺肌症、疤痕妊娠等的介入治疗。
刘浪
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医学会介入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分会委员。
从事介入医疗工作20余年,擅长儿童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畸形、视网膜母细胞瘤、腹部肿瘤(肝母细胞瘤、肝血管瘤、肾母细胞瘤等)的介入治疗。
牛传强
副主任医师
擅长血管瘤、血管畸形、淋巴管瘤等脉管性疾病的综合治疗;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肝血管瘤等脏器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食道狭窄、肾动脉狭窄、肝静脉狭窄等血管狭窄及闭塞。
周少毅
副主任医师
从事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20余年,擅长儿童脉管疾病的微创介入治疗,如血管瘤、巨大血管瘤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淋巴管瘤(畸形)、静脉畸形等。
庞宁东
副主任医师
从事外周介入诊疗工作近20年,对常见的肿瘤性、血管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童血管瘤、血管畸形等脉管性疾病及各部位实体肿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妇科疾病的介入治疗。
谭小云
主治医师
从事介入诊疗工作十余年,擅长儿童血管瘤、淋巴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等脉管性疾病介入微创治疗及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
郭轶群
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擅长血管瘤、微静脉畸形(鲜红斑痣)等血管性疾病的激光治疗。
END
文/介入血管瘤科夏杰军庞宁东刘珍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