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腿是什么病?处理不好会截肢!
站久了小腿酸胀、发麻
晚上睡觉总觉得腿累
放哪都不舒服
天气不冷也常常抽筋
……
遇到这些情况
很多人会以为是太累了
休息一下就好
事实上这种“病”
已经偷偷地袭上了你的身体!
它就是
“蚯蚓腿”“老烂腿”
“蚯蚓腿”“老烂腿”是啥?
“蚯蚓腿”就是小腿静脉曲张,指人体下肢浅静脉瓣膜关闭不全,使静脉内血流倒流,远端静脉瘀滞,继而病变静脉壁扩张、变性、出现不规则膨出和扭曲。外形看起来酷似蚯蚓,俗称“蚯蚓腿”,站立时尤为明显,平躺时可消失或减轻。
老烂腿是静脉曲张的并发症,曲张的静脉越来越重,小腿就会不长汗毛并掉皮、胀痛甚至溃烂。
“蚯蚓”都喜欢爬哪些人的腿呢?
久站、久坐的人群易高发。
长久保持一个动作导致血液在静脉内蓄积,静脉内压力增大而出现静脉迂曲扩张,“蚯蚓腿”就这样形成了。
高发人群有:
老师、服务员、理发师、外科医生、护士、计算机前的上班族、游戏大神、老司机、麻朋牌友、各路学霸,为了生计、学业、荣耀,恨不得把椅子坐穿……
因遗传,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发育有问题,静脉曲张也容易找上门。
随着年纪的增长,静脉也会随之出现异常扩张,导致静脉曲张。
“蚯蚓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影响美观
易引发皮炎、皮疹,进而使皮肤破溃、感染。
如果长时间没有得到治愈,甚至可能会形成“老烂腿”,严重者将面临截肢。
若血液长时间在静脉中瘀积,很容易形成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后极易堵塞在肺部,进而引起肺栓塞,甚至会引发猝死。
我们该如何预防“蚯蚓腿”?
对于长久站立、或久坐的人群:
可以通过穿医用弹力袜预防。
可以通过吃药来预防:
但只能延缓静脉曲张进展的速度,并不能完全避免静脉曲张。(服药前一定要先看医生,别私自购买吃错了药。)
有静脉曲张家族史,以及肥胖的人群,应该将体重减到合理范围内。
教大家一套动作操,3个简单动作,就能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静脉曲张。
动作操
1
动作一:
坐在椅子上,抬起一条腿,与地面平行。脚板向下压直,停留5秒。
再将脚板施压向身体方向回勾,保持5秒,这个动作重复5次,做完左腿做右腿。
功效:可锻炼小腿内侧腓肠肌,达到促进腿部血液循环作用。
2
动作二:
左右脚交叉站立,慢慢下压弯腰,双手垂直向下贴近脚踝,注意要慢慢来,以免肌肉拉伤,停留5秒,然后起身。
功效:可避免血液蓄积在腿部和静脉血管引起的压力增高。
3
动作三:
单脚伸直平放在椅子上,脚尖朝身体方向勾,向前弯腰单手碰触脚尖停留5秒,然后身体再向下倾斜到脚尖部位。这个动作重复10次,再换另一边。
功效:锻炼腿部肌肉伸展,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预防静脉曲张的作用。
出现以下几个症状请及时就医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以下几个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延误治疗时机。
痒
主要表现为下肢局部骚痒。下肢静脉曲张会使血液回流出现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造成新陈代谢障碍,产生的5-羟色胺和细胞毒素会引发皮肤瘙痒。病情严重时,局部皮肤还会出现皮炎或湿疹,使瘙痒加重,甚至无法忍受。
疼
主要表现为小腿抽筋。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使下肢静脉淤血、组织轻度水肿,代谢产物堆积会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发生痉挛,导致抽筋。
沉
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小腿发沉、发胀的感觉,往往是晨轻暮重。这也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有时还会造成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水肿。
硬
表现为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弹性变硬。下肢静脉曲张使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
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皮肤失去弹性而变硬。
烂
表现为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俗称“老烂腿”。
这是由于静脉曲张迁延反复,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淤血,皮肤营养不良。此时除了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必须手术。
即便出现了“蚯蚓腿”
也不用太担心
还是先赶紧到龙医心胸血管外科
听听医生的建议
就算需要手术
痛苦也相比之前传统手术小得多
手术微创无疤,24小时让您安全到家
(▽本期特邀指导专家▽)
周新明
龙医心胸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
每周二全天(心胸血管外科门诊或静脉曲张门诊)
作者:心胸外科王青华
编辑:宣
传科廖静文
责编:宣传科曾银娟
审核:心胸外科周新明
-END-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微信号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及时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