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肿瘤已占据肠腔四分之三,他却没有任何感觉
病例分享
第二十二期
病
案
讲
述
讲述者:
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胡珊珊
【接诊】
近日,我们消化科门诊来了一名50岁男性患者,他因为偶然体检做腹部CT时发现直肠有结节状占位病变,但是自己没有任何症状。
【治疗】
我们给患者尽快安排了肠镜检查,检查中发现这是一例直肠巨大LST(侧向发育型肿瘤)患者,该患者直肠距肛门6cm处可见一不规则隆起型病变,病变范围大,占据管腔3/4。
这么大的侧向发育型肿瘤临床上并不常见。如果选择外科手术,不仅需要承受身体创伤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没办法保住肛门,术后失去自主排便功能,生活质量将会急剧下降。
如果选择内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病人更有利。但由于患者病变范围大,且位于齿状线内侧的直肠静脉丛分布范围内,粘膜下血管十分丰富,如果切口的深度和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出现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高。
经反复讨论,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最后决定选择内镜下手术,术前预先设计好手术思路和路线。
4月2日,消化内科刘晓岗主任医师、陈子洋副主任医师主刀,在张仁翼老师配合下,从上午10点半到12点,不到2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这例内镜下直肠巨大LST的ESD(粘膜下剥离术)。
术中在病变基底注射水垫,用粘膜切开刀沿边缘预切开,并逐层剥离,虽然瘤体巨大,血供丰富,但熟练的剥离大部分过程中无明显出血发生。
【效果】
经过1个多小时细致耐心的努力,瘤体终于被完整剥离出来,患者术后无明显不适,精神状态良好。
涨姿势
什么叫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erallyspreadingtumor,LST)最早于1985年由日本学者工藤提出,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肠腺瘤,主要特点是沿粘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一般直径大于10mm,所以称为侧向发育型肿瘤。
LST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
LST包括良性与恶性病变,好发于结肠及直肠,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怎样才能早期发现LST?
LST癌变前很少会引起临床症状,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但癌变率极高,被称为狡诈凶残的肠道杀手。
定期肠镜检查很有必要,特别是有癌症肿瘤家族史,年龄大于50岁,有腹泻便秘/腹痛腹胀/血便等症状,有大便习惯和形状改变的患者更应该积极进行肠镜检查。
发现LST该怎么办?
由于LST癌变率高,因此必须进行干预。目前通常有两种方法——外科手术、内镜切除。
由于LST特殊的生长方式(侧向发展而非向深层垂直生长),因此多可通过内镜切除。LST是非常平坦的肿瘤,用传统息肉摘除的方法无法切除,故内镜下需做粘膜下剥离术(ESD)。
已有研究证实ESD是处理LST安全有效的方式。根据内镜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决定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如术后病理为良性,即为治愈,定期复查即可;如有局部癌变,但标本的切缘没有发现癌细胞,也不需要追加外科手术;如有癌变,切缘有癌细胞,则需要追加外科手术进行根治。
最后提醒大家:肠镜发现LST不要过于担心,绝大部分患者都可以内镜下微创治疗,仅仅很小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文字编辑丨卿俊美术编辑丨康薇静
责任编辑丨胡宗彦
四川省人民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后直接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