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成功实施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
近日,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汪东树主任团队再次为一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切除手术,为患者赢得新生。
老彭今年52岁,安庆潜山人,几日前突然感觉上腹部隐痛不适,并发现眼睛发黄、小便发黄,自行口服消炎利胆片后症状没有好转。在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胆红素及转氨酶明显升高,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上段扩张伴低回声,医生建议老彭到上级医院就诊。在安庆市立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老彭被诊断为肝门部胆管癌。
因为肿瘤浸润生长在肝脏胆管出口位置,肝脏分泌的胆汁无法正常流出,老彭的黄疸仍持续加重,复查胆红素持续升高,并出现发热等胆管炎症状。为改善老彭的一般情况,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术前在彩超定位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将淤积在肝脏内的胆汁引流出体外。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汪东树主任团队为老彭成功实施了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解剖性右半肝切除+全尾叶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胆囊切除+高位胆管成形+左肝管空肠吻合术),手术过程十分顺利,患者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
据了解,肝门部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临床预后差、生存期短等特点,由于其发生位置特殊、呈浸润性生长和肝门部血管关系密切等特点,给手术切除造成极大的困难,一度被认为是不可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肝门部胆管癌在胆管未被肿瘤完全浸润阻塞前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不易引起病人的注意,但一旦出现黄疸等临床症状,往往已经偏晚。
“目前,根治切除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治疗措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常常需要仔细剥离和清扫胆管和血管周围的淋巴结、脂肪、神经组织等,还需要切除一部分肝脏组织,有时还要切除一段血管并重建血管,所以实际上一台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会同时涉及胆道外科、肝脏外科、胃肠外科、血管外科等多个专业,从而让许多外科医师“望而生畏”。”汪东树主任介绍,安庆市立医院普外科自2006年开展第一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联合部分肝叶切除术,目前该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为安庆及周边的患者带去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