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 | 产科:一年迎来2000多个宝宝平安降生 ,为孕产妇牢牢守住“生门”
“羊水栓塞”,一个让产科医生和产妇都闻之色变的词。
尽管其发病率不高,但无法预防,也无法预测,死亡率高达80%。去年,二胎妈妈王敏(化名)就遭遇了这样凶险的时刻。幸运的是,她拥有一个美满的结局:经过我院产科、麻醉科、检验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协作全力抢救,母子平安。
2021年,医院产科收治孕产妇(入院)2700余人次,其中有80多名危重孕产妇,包括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严重产后出血等。所幸,她们都和王敏一样,在医护人员的救护下顺利闯过生死关。
在专攻产科疑难杂症的同时,近年来,我院产科还不断改善孕产妇就医体验,开展24小时分娩镇痛项目,目前镇痛分娩率已达98%,有效降低了孕妇痛感及对顺产的恐惧心理,极大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提高顺产率。
成立危重孕产妇急救小组
多学科团队协作守护母婴安全
在产科医生办公室一个隔间里,收藏着众多锦旗。
患者赠送的锦旗
一面锦旗,代表着一份认可,也记录着一段暖心故事。
“与时间赛跑展巾帼风采创生命奇迹保母子平安”,在一片红色旗帜中,这幅落款写着“羊水栓塞产妇敬赠”字样的锦旗显得有些特别。
送锦旗的人正是王敏。
据参与抢救的产科副主任医师张晓菊介绍,王敏在试产过程中突然出现意识障碍、牙关紧闭、双眼紧闭、双手僵硬,同时出现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
经验丰富的值班医生与助产士警惕起来,立即将王敏送往手术室,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十多分钟后,胎儿平安娩出。但在逢合子宫的过程中,王敏大量出血,并很快出现失血性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
“羊水栓塞,必须马上切除子宫!”结合术前术中情况,急救团队当机立断,紧急开展手术。经过两个小时的抢救,王敏终于脱离生命危险,转入重症监护室。期间,王敏的病情又出现了一次反复,好在处置及时,再次化险为夷。三天后,王敏病情稳定下来,转入普通病房。
张晓菊回忆,在整个抢救过程中,王敏总出血量达4500ml,输血量约6000ml,相当于把周身血液都换了一遍。
劫后余生,王敏及家属都感叹,“这是医学奇迹!”
在产科主任江梅看来,这奇迹的背后,医生的精准判断,和急救团队高效协作至关重要。
产科主任江梅(右一)带队查房
江梅说,产科绝不仅仅是接生这么简单,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孕产妇,以及孕产妇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紧急状况,都必须作好处置准备。
作为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产科是国家卫健委孕产妇监测点、内江市妇产科质控中心、内江市卫健委妇产科质控分中心,承担了内江地区危、急、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工作。为此,我院充分发挥综合医院的多学科优势,建立多学科协作(MDT)团队,为全市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据江梅介绍,医院以产科为核心,整合儿科、麻醉科、神经内科、ICU、感染科、急诊科、肾内血液科、外科、输血科、特检科等多科室,成立了危重孕妇抢救小组,制定了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危重新生儿抢救应急预案、急危重症患者紧急用血应急预案。
科室例会
“在抢救王敏的过程中,除了产科,还有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儿科、输血科、检验科等科室,有10名医生参与了手术和诊疗。”江梅说,在发现王敏出现异常时,产科医生就第一时间上报院产科安全管理办公室、启动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抢救团队迅速到位,副院长、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组长谢晓阳到场指挥,团队紧密协作,最终将王敏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一年接生2000多个宝宝
镇痛分娩+温馨服务提升孕产妇就医体验
4月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病房,26岁的吴忧(化名)望着婴儿床上的小婴儿,嘴角不时上扬。
记者探访当天,是她生完宝宝的第二天,身体还在恢复,但成为妈妈的甜蜜早已大大冲淡痛感。
“感觉顺产没有之前听说的那么可怕。”吴忧告诉记者,入院一小时后,宫口开到两指,她已经痛到整个人倦缩成一团,就请医生使用无痛技术。“我很怕痛,平时打针都害怕。当麻醉药注入身体后那一刻,我一下子就好多了,就像有一束光突然照亮了我!”
26岁的刘楠(化名)和吴忧同一天生产。不过,她是超过预产期仍未发动才来医院进行催产。
“有了宫缩之后,我就感觉到痛。”刘楠说,好在医生为她实施了镇痛技术,整个生产过程都不太痛。
“痛感明显减轻”“不太痛”是当天病房里几位使用无痛分娩妈妈的一致说法。
胎心监测
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开通有24小时分娩镇痛项目,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镇痛经验。
“如果把疼痛按照十个级别划分,自然分娩的疼痛可达9级,而一般人只能忍受三级以下的疼痛。”江梅说,虽然每个人痛感不一样,但使用镇痛分娩技术后,一般产妇都能够达到可以忍受的程度。正是基于此,我院剖宫产率逐年下降,顺产率不断升高。目前,我院98%的自然分娩产妇都使用了镇痛技术。
抢救产后大出血患者
在不断精进助产技术的同时,近年来,产科还不断优化服务,提升孕产妇就医体验。
产科门诊设(全年无休)的产科诊室和建卡室,依托微信公众号挂号、缴费、查看检查报告功能,明显缩短检查等候时间和排队次数、缴费、取药排队等候时间。为了方便孕妇在家进行胎心监测,产科自2018年开展远程胎监,有效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胎死宫内的发生率,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科室还开设有乳房护理、母乳喂养支持、新生儿游泳、新生儿抚触、新生儿听力筛查、新生儿耳聋基因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孕妇学校、孕妇音乐氧吧及盆底康复门诊,引入导乐分娩,为母婴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
2021年,产科门诊数达3.9万余人次,入院人次2798人次,生产数2188人次,其中顺产人次较2020年增长14.9%。
医、教、研融合发展
为孕产妇牢牢守住“生门”
作为医院早期成立的科室之一,产科自1949年建科以来,已经走过了七十三载春秋。
产科住院部护士站
经过多年发展,科室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妇产科国家级规培医师基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及附属儿童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围产医学专科联盟单位、“全国基层妇产科医生培训工程”优秀培训基地等,于2019年成为国家无痛分娩示范单位,2020年获国家级母婴安全优质服务单位,获评为2020年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岗。近三年来,共在国内外杂志共发表论著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负责市级科研项目3项。
全科52人中,有9人分别担任四川省和内江市医师协会、围产医学、护理学会委员,其中江梅系四川省围产医学专委会常委。
术前检查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医生在这里迎接新生命,也时刻要与死神较量,一边是生门,一边是鬼门边。”江梅说,虽然工作辛苦,但科里没人抱怨,能看到一个个新生命平安降生就是一种幸福,“我们愿以精湛的技术服务更多的甜城孕妈。”
来源:内江日报社
编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