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风华 | 我是胸外人,也是一名卫生应急人
嗨,欢迎来到医路风华,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来自胸心外科主治医师杨彦辉的原创日记。
我们的每一次操作,在自己看来都是那么平常却影响着病人的一生!这也让我明白,合格的急救体系及有效的检伤分类是如何建立和实施的,也是多有必要的。
阳春三月的蓉城,万物复苏,柳绿花红,在美丽的四川省紧急医学救援外训基地(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校内)迎来了香港赛马会四川省卫生应急培训项目卫生应急管理子项目第二期骨干培训班的培训学习,在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医院的安排下,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此时我内心很茫然,我本身专业为胸外科出身,应急培训及应急专业自己接触少之又少,到底什么是应急呢?带着一脸茫然和放松的学习态度于3月13日前往培训基地,开启了我的“应急培训之程”。美丽的校园风景映入眼帘,顿时感觉再次回到学生时代,内心无比放松。
培训第一天,清晨我们被3分钟时限紧急集合哨打醒,同时让放松的神经突然紧张起来。威武的教官反复强调的来到这里不是来“耍的”,而是来学东西、吃苦的。灾情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在发生,所以必须先强大自己才能更好的救人。这便有了每日清晨6:00就开始的不断往复的队列训练、体能训练,俯卧撑、开合跳、折返跑、队歌合唱等等,彷佛学生时代的那些“魔鬼训练”又回来了,可惜我不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但想想,对于一名外科医生来说,还是一名胸心外科的医生,体能的要求也低不到哪里去,有时一台手术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身体经过有效的锻炼后,接下来是丰富的理论学习。无论是吕传柱(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对应急与急救体系的展望,还是胡卫建教授(原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专题灾难紧急医学伤员救治体系,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不断丰富着我贫瘠的思维。我们胸外科常见急诊多为外伤性血气胸、肋骨骨折等,健全的急救体系更有利于病人快速分诊和救治。
为了更真实地展示应急状况,我们还模仿了高速公路车祸现场救援、火车轨道狭小空间救援、地震灾害现场救援等,虽然在课堂上,这只是一场场演练,但在实际救援中,情况只会让人更紧急,也压根不会有让我们犯错的机会,因为错了,在你手里流失的就是真实的、有温度的生命。
依稀记得在胸外科病房,一个突发呼吸心脏骤停的外伤病人经我们团队有效的心外按压后,为重症团队呼吸机插管争取了更多抢救时间,最终成功手术并顺利康复出院。我们的每一次操作,在自己看来都是那么平常却影响着病人的一生!这也让我明白,合格的急救体系及有效的检伤分类是如何建立和实施的,也是多有必要的。
理论和实践后,考核肯定少不了,因为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生,都是怀着学习的心态聚在一起的。考核中,有一项为抢救伤员为主题的校园定向越野。15个方位分布着需要抢救的物资和药品,所以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15个方位越野,抢救完成后肩扛100kg伤员(假人)飞奔到定点医疗机构完成抢救任务,飞奔过程中,感觉自己心都快腾飞出来了,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我们以小组第一的名次荣获勇士勋章。
下面就是榜样时间了,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们“骄傲”地讲述着武汉疫情的救援,讲述着尼泊尔抗震救灾,在灾情面前,生命是不分国界的,但是却狠狠地考验着一名医生的综合能力,他们的经历是不可复制的,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发自内心对这些可爱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的同时,我深知自己距离这样的素质还得继续努力。
两周的卫生应急培训过得很快,在开阔了自己的眼界的同时,我们不仅掌握了常规急救知识,也对急诊体系的建立有深入的了解,顺利通过了理论和实践考核,这对接下来的工作在心里也多了一些“谱”。
当然,培训中还结识了一群来自全省各个地市级医院急诊急救人,我们一起看过凌晨两点的星星,一起听过清晨六点的鸟叫,一起在风雨中低头俯卧撑,也经历了停电、气温骤降等各种各样突发事件。还有,在上课和就餐路途行进过程中,我们队歌声永远那么嘹亮,步伐如此整齐……这段旅途很难得,也很难忘。
“我们的后辈可以放心的交给你们了”,当听到带教导师满意地说,大家都欣然地笑了。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即将回到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做生命的守护人,挑起卫生应急人身上的使命。
最后,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结合所学专业技能为内江卫生工作奉献自己绵薄之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医者和卫生应急人。
人物简介
编发:宣传科大脸猫
上一篇:图播 | 图说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