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中对白】最美的他们--一位患者致东街感染病科的信
(一位感染病科患者,高一学生)
2022年3月13日无疑是对泉州人民的一场大考验,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还在住院的我更是雪上加霜。傍晚突然被告知尽快收拾行李,我和其他十几位病友要被转到第一医院东街院区感染科继续治疗,听说城东院区是要紧急腾空。本就对疫情恐慌的我看着病房里忙得不可开交的白衣背影让我更加焦虑起来,顿时有种“难民逃荒”的感觉。
转到东街第一医院感染科已是深夜一点多,病房里灯火通明,五六名护士和医生有条不紊地接收转过来的病患。我被安排在三人间,其中一位是年老的阿婆,全身插了好几根管子,即使有面罩吸氧仍然呼呼喘着粗气。我独自一人坐在病床上,既想念家里的亲人,又担心害怕面对这样重的病人,只在病房待了一会,就又跑出去躲到走廊一隅情不自禁的流下泪来。
有位护士姐姐在病区来来回回忙碌着,她看我一人默默流泪,便亲切地走上前来,问我怎么了,是不是害怕,她挺着大大的肚子,仅露出的额头皮肤有点发黄。没有像她那个年纪该有的光滑与白嫩,但是透出来的神情是那么的自信、镇定,眉眼间的笑容让人得到了些许安慰,工牌上写着“林莹”两个字。她知晓我没有家长陪护不敢一个人待在病房,便推了一张陪伴床放在护理站一侧,让我暂时休息。她整理好床位,扶着腰直起笨重的身子,转过身在病房来回穿梭时却又显得熟练自如,我想那应该是她在护士这个岗位,日以继夜地奔波才锻炼出来的超能力。
第二天医生来查房,在交谈过程中郭如意主任知道了我的焦虑,他耐心地讲解了我的各项检查报告,还解释了采核酸是现在泉州人民必不可少的防疫措施,不论住院与否都应配合全民核酸,并且未来很多天都会常规采核酸……他的口吻像极了朋友,传递专业知识的时候又像极了老师。有一天下午他来查房,看我刚上完网课,便问我读哪个中学,几年级了。知道我在读高一,还跟我分享学习经验,传授好的学习方法。
时间过得很慢也很快,我的病情时有反复,但还是向好的方向发展。有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病房走廊来来去去的医生护士有好几个是孕妇,出于好奇心,我走到了护士站,余光瞟到了对面的两个隔间,发现里面竟打起了地铺,那是医生护士们为了打胜这场战役全体驻扎进了医院,心头顿时一阵心酸,原来疫情期间回不去家的不仅仅是病人和冲在抗疫一线的“大白们”,还有一群默默奉献,坚守阵地,任劳任怨,舍“小家”顾“大家”,给我们安慰,为我们保驾护航的天使们,他们一样是最美的人。
因为这次住院,有幸见证医护人员的平凡而伟大。说他们平凡是因为他们每天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护士姐姐每天穿梭在病房与护士站之间来回奔忙,医生们每天查房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同一个病人不一样的问题,不同病人一样的问题,日复一日,一遍遍耐心地解释。说他们伟大是因为他们把每天的简单和平凡演绎成无数个精彩,在无情的病毒面前,他们显得更加的高大与伟岸,每一颗惧怕的心灵被他们的笑容温暖着,一张张恐慌的面孔在他们的仁爱中变得坚强无惧。他们是路上的逆行者,是时代的缔造者,是病人的信赖和希望,他们用行动阐释了“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真正含义。
温馨提示
疫情防控提醒:
严格按序就诊,一医一患,听从安排,避免聚集,防止感染!需提前开检查者请到便民门诊,看检查请在自助机上另取看报告号。
公众号ID:fjqzd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