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职业健康,预防职业病
职业健康,你我同行
2022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0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宪法而制定。大家在积极防控疫情的同时,应遵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一、什么是(法定)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10大类,132种。
三、职业禁忌症是什么?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具体什么是职业禁忌症呢?我们来看几个常见疾病,如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病就不能再从事粉尘作业了,永久性的感应神经聋患者不能接触噪声,造血系统疾病是接触苯作业的职业禁忌证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脱离相关工作岗位。
四、如何防治职业病?
一是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二是大力推进生产工艺改革;三是加强生产场所通风净化;四是切实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五是加强职业病防治管理。
五、劳动者怀疑得了职业病怎么办?
劳动者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职业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的劳动者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资料;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职业病诊断所需要资料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可以依法提请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督促用人单位提供。
六、职业病病人享受的待遇
一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二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三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四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五
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六
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七
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该用人单位承担;
八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九
用人单位在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时,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顺德三院纪录片
《跨越》
上一篇:最后两天!800元购物券打苗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