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疗开启新模式丨丽水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落户市人民医院
众所周知,肺癌乃我国死亡率与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全球平均每分钟有3人死于肺癌,其中1人便是中国人,提高肺癌诊治效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肺癌基因分型愈发精细化,放疗、化疗、靶向药治疗、外科切除、免疫治疗等,可供医生与患者选择的诊疗方案也愈来愈多,从成本、效益方面考虑,对诊疗的高效与精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基于这样的背景,由丽水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曹卓主任牵头成立了丽水市首家“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即iLCC,以下简称中心),并于8月9日在国际大酒店召开了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启动会。启动会议邀请了丽水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林莉副书记、丽水市人民医院黄刚院长、丽水市医学会秘书长陈建伟致辞。
林莉书记指出,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是多学科协作的创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并帮助节约时间和治疗成本。同时,对医院而言,可以提高诊疗效率,加强相关科室间的学科建设及各级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和交流。对国家而言,不仅提高患者健康水平、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同时充分践行国家医联体建设精神,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黄刚院长自豪地说,肿瘤一体化诊疗中心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癌症新型管理模式,贯穿就诊全程。但关键是如何整合的问题,要在全病程管理上下功夫。在这方面,丽水市人民医院呼吸科、放射科、胸外等科室联合开展的肺癌MDT模式早在2016年就已经在全市率先进行。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的启动,将发挥丽水市人民医院在肺癌精准诊疗上的特色优势,加强肺癌的早诊早治、多学科协同以及规范化治疗,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的全程诊疗服务。希望该中心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服务,不断提升肺癌的整体防治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把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打造成市人民医院的一张靓丽名片。
陈建伟秘书长认为“中心”的成立,既为肺癌患者建立了多学科、一体化的诊疗平台,也为京内各医院肺癌专家搭建了学科交叉及资源、经验、成果的共享平台,开启了肺癌诊疗的新模式。在提高肺癌综合诊疗水平的同时,推进国内、国际肿瘤事业的进步,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三位领导对“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成立的创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整合丽水市内多家医院、多学科、一体化诊疗的发展前景寄予厚望。
会议还邀请了浙大附属四院的王凯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聪颖院长、浙大附属一院的沈毅弘、潘志杰、周建娅教授、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的陈恩国主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金献测主任等省内医院的肿瘤内科专家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