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养生】清明养生保健指导
清
明
节气
0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清明时节
1、谨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
另外,由于近段时间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心脑血管、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养生专家提醒市民,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还可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
2、注意过敏性哮喘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草木吐绿、百花竞放,空气中飘散的各种致敏花粉增多,容易引发木病,是过敏性哮喘的高发期。
过敏性哮喘通常表现为鼻痒、发作性喷嚏、鼻塞、咽痒等,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等为特征,严重者呼吸困难使人窒息。
3、注意腹泻
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也很高。主要原因是外出时误采误食,特别是孩子,易采摘不认识的野花、误食野果。一旦发现腹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消耗体力,补充水分,轻微的腹泻只要一两餐不吃就可治愈。
清
明
养
生
养
生
指
导
1.起居养生
到了清明时节我们会发现,这时候的大地将会开始回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中医认为“久卧伤气”,坐下来和卧床的时间太长,都会影响到体内气血的循环,阳气将会被扼杀,如果熬夜太晚,也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因此,在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顺应人体内阳气生和发的规律,避免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保持一个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对清明健康很重要。同时清明时节虽然是“春瘟”的流行时期,但也要到树林或者是河边散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适当的做一些运动,让全身心都放松起来,保持心情的愉悦。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身体的清洁,要经常清洗身体,可以有效消灭掉细菌,这样是可以帮助预防疾病的。
2.饮食养生
在清明养生的时候,由于饮食对于五脏的进补要适中,不可以过度进补。清明时节饮食养生中,要注意不要食用发物。在中医中指容易生痰以及上火,或是容易体内积累邪气之类食物。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具有健脾、祛痰和补肾、养肝的食物,例如荠菜、韭菜、山药、鹅肉、鸡蛋、鸡肉和桃子、橘子等水果,这些食物是清明很适合吃的,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好内脏健康,同时还可以很好的预防掉身体不适。
3.情志养生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此时如果不注重调理情志,而使七情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和阳气的生发,导致脏腑机能紊乱。因此清明时节,人们更应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尽量使心情舒畅,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宽善待人,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4.运动养生
清明节还可以进行踏青、放鹞子、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养生运动。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举家老小集体外出,适当地跑步跳跃,可以疏通冬日的气血积郁,让精神压力得以缓解,使心胸广阔,心情愉悦,能使人体正气增强,进步对疾病的反抗力。
1.百会穴
百会穴归属督脉,艾灸此穴有缓解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目眩失眠、焦躁等作用。
2、神阙穴
即肚脐。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元气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天真息能。
3、命门穴
命门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穴位之一。
命门穴的功能有平衡肾阳和肾阴两方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
4、气海穴
主治虚脱,具有强壮作用。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5、关元穴
关元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6、足三里穴
重点灸此穴位,可健脾壮肾、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促进饮食的尽快消化吸收、扶正祛邪、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
7、三阴交穴
可以帮助我们维持年轻,延缓衰老。
三阴交穴还能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中
医
养
生
以上是清明健康小贴士,希望大家按照以上提示去做,养生指南一定要收藏好,同时记得发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们,送去独特的健康和问候!
供稿:卓丽君
排版:袁赞威
往期推荐
提速建设,优化发展——我院参加2022年广东省防治卒中中心医疗质量提升培训会
【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药剂师的杵棒断了”——多学科合作救治Pilon骨折患者
【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重症患者命悬一线,抢救及时亲表感激
【新技术新项目】打败“食肉菌”——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中心保肢护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