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宝宝发热怎么办?
春季是大地回暖的季节,但乍暖还寒
流感、感冒、发烧……
一不小心就找上了自家宝宝
但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孩子免疫力相对较低
家长们不敢轻易带孩子医院
但又害怕孩子大脑被烧坏影响智力发育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本期特邀市一医儿科专家给您介绍几个家庭护理小妙招
问:发热时能多穿衣服,多盖被子捂汗吗?
不能。在体温上升期,若患儿出现畏寒、寒战等症状,可适当为患儿增添衣物保暖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在发热持续期,由于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完善,太多、太厚的衣物或被子不易散热,反而可能导致患儿体内热量储积出现高热。在婴儿中,过度保暖或捂闷还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脱水。对于发热患儿,应采用退热措施提高儿童舒适度,不可盲目增加大量衣物。
问:发热寒战时,应持续物理降温还是保暖?
发热寒战时,不适宜采用物理降温来退热。发热体温上升期患儿会感到发冷或恶寒,出现寒战、皮肤苍白等现象,机体产热增加。此时进行物理降温,会明显增加患儿的不适感,加重发抖、寒战的症状,引起机体更明显的产热反应。
在患儿发热寒战时要注意保暖,改善发热患儿的舒适度,可适当为患儿添加衣物或盖上被子,注意保暖的同时也不宜将患儿包裹太紧、太厚,可根据其发热状态增减衣物。患儿居住的环境温度也要适宜,调节室内温度,使患儿感觉温暖舒适为宜。
问:发热儿童如何做家庭护理?
发现儿童发热时,家长应尽快测量体温,建议采用腋温测量。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2月龄以上儿童体温≥38.5℃,或伴明显不适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推荐口服对乙酰氨基酚,;>6月龄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药物应严格按照说明书建议的剂量口服,口服解热镇痛药后,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使孩子舒适。解热镇痛药使用后多在30~60min体温开始下降,如果发现患儿持续嗜睡、精神反应差,或出现热性惊厥,应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
家长应记录患儿的体温、饮水量、饮食情况、大小便次数及颜色等,这些信息能帮助判断患儿的状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时尽量避免对流风;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以促进身体康复。
问:发热时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要多喝水,保证液体入量。发热时患儿热量消耗大,水分丢失多,要多喝白开水。出汗多时还要在水中略加些盐,以补充丢失的盐分。
其次,发热会使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导致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疾病本身可增加机体的能量消耗,会出现电解质和热量摄入不足,因此,还应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水分有一定热量的食物,如苹果、菜汤、大米粥牛奶等,应少食多餐,以每日6~7次为宜。当发热,但病情不是很严重,没有严重呕吐和腹泻等情况时,不应过度忌口。
另外,退热后饮食不应恢复太快或急于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应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以免导致消化不良和胃肠不适。
。
科室简介
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自成立之日就设有儿科,属医院临床科室之一。现有医师1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5人。护理人员2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10人,护士11人。
儿科设有独立门诊、急诊和病房,龙洞堡院区设有病房63张床位、PICU4张;博爱路院区设有独立抢救间、留观床及输液大厅。
科室拥有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及有创呼吸机、C13呼气监测仪、氧气驱动超声雾化器、电动吸痰器、肺部磁疗机、震动排痰机、经皮胆红素测量仪、末梢血糖检测仪、无痛皮试仪等专业设备。目前门诊量达5万余人/年,住院人次2000—3000人/年,输液达4万多人次/年,肌注1万多人次/年。门诊、病房抢救危重症年200多例,抢救成功率达95%。
儿科医护人员综合素质高,有良好医疗作风和技术水平,处理儿内科各系统疾病,对小儿各种疑难危重症有丰富经验。未来将计划逐步培养科室骨干、储备和引进人才,为发展各亚专科做准备;并持续改进及提高医疗质量,为患儿更好的服务。
(供稿:儿科杨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