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台边的“隐形守护者”: 麻醉医师在你睡着时做了什么?
对于大多数朋友来说,我们对手术的了解来源于各类影视作品。比如银幕上常常有这样经典的一幕:手术台边的医生拿着手术刀专心操作,护士在一旁积极配合,伴随着各种复杂仪器设备的声响,几个小时后患者被推出了手术室。
但其实,一台手术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在手术室里被忽视的角色---麻醉医师。
也许有人会疑问了:麻醉医师不就是荧幕开头让患者“一针睡下去”的人吗?
错,大错特错!其实麻醉医师在一台手术上所要做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多。但社会大众始终缺乏对麻醉医师的一个清晰认识。
今天,小北请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讲关于麻醉和麻醉医师的那些事儿。
现代麻醉出现前的外科手术是个什么样?
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如何减轻患者身心上的痛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们发现除了酒精以外,一些植物具有天然的镇痛作用可以运用到手术治疗上,比如:罂粟、大麻、曼陀罗……但这些方法不论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都不尽人意,和现代意义的麻醉相比尚处在萌芽状态。
“文明”的方式不顶用,那就来点“野蛮”的!于是那个时期的人们想出了一些简单粗暴的辅助方式:放血、棍棒敲昏、五花大绑……这一时期的手术,死亡率高达70%,因为没有人知道,患者是被放血死的、被敲死的、还是被压死的。
所以如果某位穿越剧发烧友不幸穿越回那个时代,又不幸在穿越的时候胳膊或腿中了一发毒箭,更不幸的是被救治的医生认为需要截肢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龙傲天或玛丽苏式的故事情节可供自由发挥,而是可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穿越者被捆绑在手术台上,周围都是壮汉在用力按住身体,仁慈的医生或许还会给喝点酒并在其眼睛蒙上布,还没等反应过来,医生已经拿起斧头,手起刀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卸掉了器官,只剩下痛苦的哀嚎,当然是死是活就看造化了。
没有麻醉之前的外科手术
这就是在距离我们现在约200年之前会发生的事情,是不是很恐怖?幸运的是,在19世纪的四十年代这种情况迎来了转变。
现代麻醉的起源
1846年10月16日,有位叫Morton的美国医生在麻省总医院的一间穹顶的手术室当众为一例颈部血管瘤患者施用乙醚麻醉获得成功,标志着整个医学进入了安全、文明、人文的时代。这间手术室被后人称为EtherDome(乙醚大厅),而Morton被认为是临床麻醉的开创者,他也因为此项贡献入选《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位列第37位,后人在他的墓志铭上写道:在他以前,手术是一种酷刑,在他以后,科学战胜了疼痛。
但其实在1842年3月30日,另一位美国乡村医师Long就使用了乙醚吸入麻醉给一位患颈部肿物的患者成功施行了手术,因为地处偏僻,没有公开演示,直到1949年才被报道。美国政府为了纪念他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就把每年的3月30日作为国家医师节,这也是国际医师节的由来。
Morton在麻省总医院当众演示乙醚麻醉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今天的麻醉学已经发展成了临床医学中的支柱学科,麻醉在医学治疗的重要作用也愈发凸显。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位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后的工作
1.麻醉医师的工作从您手术前一天开始
在您的外科医生提交手术申请后,麻醉科医师就会提前一天对您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下面一些会影响麻醉和手术安全的情况:
目前所患疾病的病情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有没有手术史,过敏史等
正在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抗凝药、抗抑郁药等
您的亲戚或家人是否存在一些特殊疾病或既往史如曾经发生过恶性高热
查看各种检查报告,对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评估您的心脏、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则会提出优化处理的意见
所以一定要如实告知麻醉医师目前的病情,他们会指导您如何在围术期正确服用药物,并且在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和预案。
2.在您进入手术室前,麻醉医师已经做好了如下准备
在您进入手术室之前,麻醉医师已经为您量身定制了属于您的麻醉方案,准备好了各种麻醉药品、物品、抢救药品等等,各种仪器已经检查并调试好处在正常工作状态。
也许您会在您的住院清单上看到抢救药品的费用,您会发出疑问,我并没有经过抢救,为什么还要收这些药品的费用?是因为这些抢救药需要提前配制好,以便要用的时候立刻就能使用,以免造成因临时配制需要时间以及慌乱中配错而延误最佳抢救时间。这些抢救药物一般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麻黄碱、多巴胺等。
配置好的抢救药和麻醉药
通过微泵精确控制药量和输注速度
3.麻醉是怎么进行的
当您进入手术室,会有至少3人(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外科医师)会询问您一些重复的问题,比如您的名字、年龄、床号、手术方式、禁饮禁食情况等,这是再三核对信息,避免出错的必要流程。
核对好信息后,麻醉医师会接上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准备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就是您从清醒状态转为麻醉状态的过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也伴随着风险的时刻,在这个过程中生命体征变化大,很多麻醉意外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所以这时候需要麻醉医师全神贯注,谨慎对待,以过硬的专业技术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个过程。
当您处于麻醉状态,外科医师准备开始手术,这个过程中麻醉医师会保障您的生命体征平稳,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具体做的主要有3个方面:
基本生命功能的监测和调控,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和体温,当然还包括意识和痛觉的监测和调控,就是不痛也不动。
重要组织脏器的保护和支持;
消除伤害性刺激时的疼痛和过度应激。
咳咳,通俗来说
在手术开始后,麻醉医师会根据手术的进程使用麻醉药物让您处于充分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状态,同时严密的监测您的生命体征,计算补液的量和种类、出血量、观察尿量,处理各种问题及危机事件。
当手术快要完成,麻醉医师会慢慢减浅麻醉,以便在手术结束时让您从麻醉状态转变为清醒状态,这个过程也有一些危险,比如可能会出现躁动、窒息、疼痛、出血、谵妄等,麻醉医师会严密观察,及时处理,最大程度的保障您平安、舒适的苏醒。
在您刚刚苏醒时,由于麻醉药的残留作用,您往往会睡得很沉,有时可能会忘了呼吸,更多的时候您可能感到疼痛难忍,所以您不能马上被送回病房,而是需要在术后恢复室继续进行复苏,恢复室里有最专业的麻醉护士一刻不停的监护着您的各项生命体征,有异常情况会第一时间报告麻醉医师进行处理。直到您完全清醒,不感到恶心、呕吐,疼痛得到缓解,无术后出血后,麻醉护士才会安全的把您送回病房。
当您安全地躺在病床上以后,麻醉医师/护士还会向病房的医师、护士说明术中的情况,并向您的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在您的术后恢复过程中,麻醉医师还会根据需要对您进行回访,以查看有无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好处理。
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体外灌注师,护士密切的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动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所以,和前人相比,当今社会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医学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安全便利。当您安心地在手术台上睡着了,有手术医师在辛勤工作,还有麻醉医师这名“隐形守护者”在为您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不知道这篇科普能不能让你改变对麻醉和麻醉医师的看法呢?
本文作者:
————
————
————
策划制作:
————
————
作者:杨宇焦敬卓之
图片:杨宇焦
编辑、封面:陈劲宏
编辑、
封面:
陈劲宏
审核:林菁艳
审核:林菁艳
审核:林菁艳
监制:向林
监制:
向林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宣传部
-
新媒体工作室-
版权所有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