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山医院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放疗
医学3D打印机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放射治疗科与医院3D打印创新研究中心共同合作,成功实施了3D打印个体化固定头枕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精准化、个体化放疗。
头颈部放疗患者中,由于头颈部轮廓不平整,总会使患者头颈部与常规固定头枕之间存在较大的转动空间,造成摆位误差不可控,而3D打印头枕会和患者头颈部贴合得更好,提高了摆位精度,具有简便、重复性好的优势。
2022年,放射治疗科陆续将数字化3D打印技术用于肿瘤放疗的临床工作中,如表浅肿瘤补偿膜、个体化口含器、后装放疗实源器、放疗质控施配器等。目前,已完成了15例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体化模具。
3D打印用于制作组织补偿物
在表浅肿瘤放疗中,常规的组织补偿膜无法做到与皮肤表面很好地贴合,会产生较大的间隙,影响放疗的质量。放疗中心将3D打印技术与放疗技术相结合,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硅胶补偿膜。该膜能与皮肤表面贴合更好,有效地减少空气间隙,皮肤浅表剂量更合理,治疗效果更好。为乳腺癌、皮肤癌等患者的精准放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3D打印用于制作口含器
为口腔癌患者打印个体化的牙模口含器,患者只需张口衔住牙模口含器,就能使从定位到放疗整个过程保持口腔张合大小及舌体位置的一致,保证了放疗精度,同时拉宽了正常颊粘膜与肿瘤的距离,利于保护口腔黏膜,相比常规型口含器,舒适度和重复性更优越。
3D打印用于制作施源器
通用型施源器对于部分患者如宫颈癌术后不规则残腔、阴道狭窄及肿瘤不规则患者,往往不能满足临床要求,而个体化施源器更适合患者。
设计好的后装施源器
3D打印用于制作剂量验证模体
模体是用于评估放疗设备性能的手段,3D打印模体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作更加个体化的模型来进行临床剂量验证。
3D打印的剂量验证模体
放疗技术组技师长黄向炼介绍,3D打印技术应用于放疗领域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概念。3D打印放疗辅助物是应用3D打印技术,基于每位患者体表曲度数据“量身定制”,使用质地均一、制作时间短、易于成型的仿真人体组织材料制作的补偿物。具有个体化程度高、与患者体表贴合程度高等明显的优势,因此能够有效提高放疗剂量的准确性及稳定性,最大程度体现精确放疗理念,实现最优的医疗质量。
通讯员:林荫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坚持“生态、环保、园林、文化”的发展理念,按照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在桂林市率先推行主诊医生负责制,实现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模式,创新引领医联体建设,先后打造出桂林市首家紧密型医联体、广西首家“3+2+1”紧密型医联体、广西首家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等医联体模式,成为广西医联体建设的典范。
医院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崇信路46号)
乘车路线:乘4、5、11、12、19、33、36、96、k99、愚自专线南溪医院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