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里,带你“沉浸式”揭秘医院里的神秘科室……
“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
在医院里
始终有劳动者的身影
与星光作伴、与夜色交汇
全天候坚守在医疗服务这条战线上
而在医院
也有很多普通人不了解的科室
这里充满了神秘感——
里面都接收着什么患者
医生在里面如何工作?
护士在里面如何护理患者?
抢救的过程是怎样的?
今天,在这个五一劳动节
请跟随我们的镜头
开启一场
沉浸式揭秘!
看看这里的医护人员在节假日
依旧坚守岗位
通过镜头,让医学更开放透明
让大家了解真实的医院和真实的医者
”
ICU篇
——带您走进ICU那扇神秘的“门”
ICU(重症医学科)
是医院里比较神秘的一个地方
它既是离死神最近、
也是离生的希望最近的地方
大门紧闭、限制出入、规定探视
……
在大家眼中
这里充斥着未知、担忧
这里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
生命有多脆弱
在这里,感受得真真切切
经过一番严格的隔离准备工作
小编来到医院ICU
通过照片和文字
解密ICU一天的工作日常
我院重症医学科在外科大楼七楼,住着的都是危重症的患者。里面的仪器有很多,比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PICCO机,EMCO机,血透机,各种微量泵和输液泵。
每天早上7:45,护士们早早到位,清点科室的仪器和药品,做好早上交班的准备。
8:00到8:30,医生和护士一起在护士站进行大交班,对前一天新入院和转入的病人做重点交班。
大交班结束后,医生去床边交班查体,护长或者当天护理组组长安排病人,早班每人管2-3个病人,和夜班组同事一起到床边进行交接。
这时候,注射班组就该核对当天病人的输液,并且把早上需要用的液体配好更换。办公班则负责核对当天微泵用药的医嘱,因为在ICU有些药需要持续微泵,有些病人需要限制入量,必须步步谨慎。
注射班组将配好的液体给病人进行更换。
一般早上最忙的时候是9:00到10:30这段时间,除了做口护,擦洗,换液体,上微泵的药,还要根据医嘱给病人做气压、中频、机械排痰等等治疗,等医生查完房,如果有外出检查做CT的,还要准备好东西随时外出。
医生查完房,有可能会停医嘱或者开新的医嘱,办公班把需要马上用的药打印好瓶签,交给注射班配出来,再交给管床的护士。
11:00--11:30是探视时间,管床的医生和护士都会在病人床边,给家属做好解释跟答疑的工作,在这期间,护士需要给病人做好量体温跟测血糖等工作。
探视结束后给患者发中午的药,有空了才能坐下来写记录。
下午三点,小夜班的同事来接班了,交接完班后,还要准备口护包,给病人做一次口腔护理,办公班过好下午要抽血气的医嘱,贴好标签,纤支镜班再核对一次。
下午四点左右,拍胸片的医生会推着机器来ICU做检查,病人不能下床,很少可以自己挪动,所以胸片B超等检查都是在床边做的。
如果18:00食堂把晚上的营养液配制好送来了,做好登记后,管床护士协助患者用餐,给有胃管的患者鼻饲营养液,到点了就给患者量体温,测血糖,每隔两个小时给患者翻一次身,并做好记录。
晚上22:00,大夜班来接班。
白炽灯代替了月亮,24小时在线的医护人员们在滴滴滴机器声伴随的夜里来回穿梭着,他们需要及时聆听清醒患者的需求,给气管插管和气切的病人吸痰等等。每隔两个小时再给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翻身,测血糖,量体温等等。
劳动者心语
有人说,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见证生命奇迹;有人说ICU是一个又脏又累、死气沉沉的科室,每天都上演着生离死别;也有人说ICU是一个精英部队,突发紧急抢救环节要求医护团队反应快、技术好,并且沉着冷静,他们的应急能力个个出色。
在ICU待久了,遇见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家庭,各种各样的人生,以及各种各样艰难的选择。在这个流动着人情冷暖的空间里,ICU每天都在参与别人的生老病死,同时也修炼着自己的内心。
所以,ICU是个严肃而冷静、威严而庄重、充满爱心与亲情的地方。
爱,让所有人坚持着、努力着、成长着。
血透室篇
——带您走进血透室的世界
提起“血液透析”
很多朋友都会以为一定是很重的疾病
才需要做这样的治疗
至于是一个怎样的治疗过程
其实也并不清楚
甚至会感到非常的神秘
那么血液透析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治疗过程?
什么样的患者才需要做血液透析?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血透室
通过镜头看一看里面的世界
血透室,位于外科大楼3楼。行动方便的患者可以直乘扶梯到达三楼,需要轮椅或者平床的患者可以乘坐电梯到达三楼。
目前我院有33台血透机,11台血滤机,2台CRRT机,在岗护士22名,在岗医生4名。分成四个区域,每个区域配备2名护士上班。
血液透析又称血液净化俗称人工肾,顾名思义,就是人工的代替肾脏的部分功能,让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能够存活下去。血透中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在由无数根空心纤维组成的透析器中,通过弥散/对流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回体内。
血透过程中需要用到AB液。A液就是给透析液提供一定浓度电解质,比如钠,钾,氯,钙等,而B液提供碳酸氢钠,所以A液、B液是和反渗透水混合成透析液。6:50,早配班的护士就已经来到血透室,更换好工作服,开始配液,因为科室使用的是中心供液系统,B液是必须每天早上从B液的洗桶—上水—倒粉—搅拌—置换—上液—洗桶。B液准备整个过程需要四十多分钟。
7:30左右,血透室的小伙伴们陆陆续续到达岗位。拿抗凝药——自己区域的机子开机——进入自检——串联血液透析管路及滤器——预充盐水,等待配液班老师的通知,B液准备好了之后,分离所管区域的血透机的AB液接头,并且将AB液连接在中心供液上,然后将机器进入下一步自检后,连接旁路,然后机器自检后处于可使用状态。
7:45医生在接诊区准备接诊。患者每人手上都有一张就诊卡,刷卡测量体重、血压。根据患者的体重、血压,以及问诊,确认患者今日的超滤量、抗凝剂、超滤方式及超滤时间后,患者就可以进入治疗区。
7:45到10:00基本是血液透析室护士、医生最忙的时候,不仅要为患者测血压、称体重、设置超滤量,还要进行开药、上机、准备下一班的用物。
治疗开始后,血透护士们需要每个小时给病人监测生命征,血压不稳定的还要随时监测。还要跟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他们每个人管理着4~6个患者,这样的工作量忙碌起来的时候都是“小跑”干活。
“李叔你的血压高了,控制得不好,降压药要调整;王大姐你体重又涨了,平常要少喝点水,不然透析时脱水脱多了会受不了”……
有的患者导管不通畅,需要溶栓;有的血管不好,不能直接动脉或静脉穿刺的还要临时置管才能上机,这样就要安排其他病人提前来透析。
在整个透析过程中,总是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透析机的报警声和护士的呼叫声——刘叔的血压高了,报告医生,给降压药控制血压;林阿姨的透析通路不通畅,赶紧调整一下导管的位置;吉叔抽筋了……
一上午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待一个一个患者处理完,已经是上午11:00。
中午11:00,第一批透析患者结束治疗,护士们和保洁们开始两班间的清场工作,对透析机进行内部化学消毒,机器表面进行物表清洁擦拭消毒,护工忙碌着更换床单被罩,为第二批透析患者进行透析前的准备工作。
11:30到13:30又开始第二班透析患者;16:00又是第二班与第三班上下机时间;下机,消毒,上机,交班、接班,又是新的一轮挑战,如此反复,患者离开血透室时,医生不忘安排下次透析的时间、血液透析的方式,以及进行健康宣教。
目前,我院血透的患者较多,机器都在满负荷运转。透析患者需要常年透析治疗,跟医护人员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家人还长,他们虽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病人们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都不会阻挡与血透医护人员相约的步伐。
劳动者心语
血透室工作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因为病人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他们以往健康的身体都只能靠“机器”来维持生命,所以要求我们做好每一个细节,容不得半点差错。有时还会因肾友高钾、心衰等“插曲”,上演抢救的惊险场景。每当积极抢救使病人转危为安时,每当见到病人脸上的笑容时,每当自己累的筋疲力尽,听到病人及家人真诚说一句:谢谢时,总是感到无比的欣慰。因为岗位的特殊性,相对别的行业岗位,节假日对我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即,节假日都在和血透室里和病友度过。
有人问我,透析工作累吗?我说累,但累中更凸现奋斗的意义;有人说,透析工作枯燥吗?我说枯燥,但平凡中更体现着生命的伟大;要是有人问我喜欢在透析室工作吗?我会自豪地告诉他:我喜欢,因为那里有我胜似亲人的伙伴和患者,那里让我理解了生命的真谛,那里是我割舍不掉的家。
医路荆棘,常伴冷暖,滚烫的心却从未荒芜。
在每个日日夜夜里
总有一群人默默付出
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坚守付出
无论是在你看不见的“神秘科室”
还是耳熟能详的医疗前线
这些劳动者的身影都是
人民健康的的创造者、守护者
“五·一”劳动节
向依然坚守岗位的白衣天使们致敬
向所有辛勤劳动的人致敬
感谢你们的坚守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