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风采丨他用“三联疗法”为肝癌晚期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风雨砥砺七十载,大医精诚铸辉煌。自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建院以来,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敢为人先、刻骨钻研、勇攀医学高峰,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薪火传承,院古人新。如今,“精以业医,仁以爱患”的院训已沿袭而为医院的一种信念,一份责任,一个骄傲。尤其是近年来,我院创新发展的思路和脚步再次加速,打响了一个个专科品牌,也涌现了一批批高精尖人才,他们不断创造新成绩,闯出新天地,续写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传奇。
即日起,医院官微推出《博士风采》栏目,通过与专家学者的对话,展现二医院的当代医者风范和优秀学科品牌。
本期让我们走进
肿瘤科副主任、医学博士
不到两年的时间,14公分的肿瘤缩小到5公分,肝胎蛋白降到正常值,肿瘤检查没有活性……曾患肝癌晚期的黄先生对我院肿瘤科主任罗敏博士医疗团队感激不已,是肿瘤科团队的新技术、新药品特色治疗“三联疗法”,让他重获新生。
罗敏博士为患者进行肿瘤介入治疗
“三联疗法”引进临床,患者获得生的希望
2020年9月27日,66岁的黄先生因“腹胀5天,发现肝占位2天”入院。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CNLC分期IIIb期);肺转移瘤。AFP(肝胎蛋白,肝癌标志物)>1210.0ng/ml。
“当时他的肿瘤有14公分那么大,正常人的肝脏直径大概20公分左右,已经无法进行手术。”罗敏博士介绍,当时给黄先生做了介入(肝动脉灌注化疗)加联合免疫、联合靶向治疗,黄先生的肿瘤在治疗中不断缩小,今年3月4日复检时,肿瘤已经缩小到5公分,AFP也从1200降到了正常值,病理提示未见肿瘤细胞。
“类似的病例去年我们做了不少,继黄先生之后做了大概有三四十例,都成功让AFP降到正常值。正是引进了新技术和新药品,才带来这么好的效果。”罗敏博士说,去年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评比,肿瘤科的介入联合免疫、联合靶向治疗中晚期肝癌获得二等奖的第一名。
罗敏博士为患者进行肿瘤介入治疗
“现在我们用得最多的是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靶向+免疫,也叫三联疗法。引进临床后发挥了很重要的重用,为不少晚期肝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罗敏博士介绍,“三联疗法”已纳入医保,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经济负担。
谈到肝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绝症”二字。根据公开资料显示,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导致60万人死亡。我国尤其是两广地区更是肝癌发病的“重灾区”。我院肿瘤科成立以来,收治的肝癌患者多数都已属晚期、失去手术的机会,病情重是常态。
2019年,罗敏博士作为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我院,很快被委以重任,担任肿瘤科副主任一职。2007年,罗敏在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肿瘤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攻肝癌化疗和免疫治疗方向。
到我院肿瘤科上任后,罗敏博士推动肝部肿瘤精准化诊疗,率先引入肿瘤的微创、消融技术。相较于化疗、放疗、手术等肿瘤治疗方式,微创介入治疗主要是在透视、CT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不开刀、不缝针就能杀伤肿瘤,大多数患者术后数小时可以下地,并发症少,五年生存率比较高。
罗敏博士为患者进行超声引导肝内肿物穿刺活检
32岁的卢先生本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幸罹患巨块型肝癌并门脉癌栓,初诊时检查发现肿瘤14公分之大,已经没有手术机会。罗敏博士医疗团队经充分评估和讨论,给予患者“三联”疗法,即肝动脉灌注化疗,和“靶免联合”的全身治疗。既有肝脏的局部高浓度药物富集,又有全身微小转移灶的控制。
4个月后,卢先生的肝脏肿瘤成功缩小至可手术水平。后由肝胆外科团队实施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未见肿瘤细胞。治疗过程中,无论是肝动脉灌注化疗还是靶免治疗,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出院前,卢先生激动地说:“感谢你们让我重获新生!”
罗敏博士家人也曾罹患肿瘤,对此他感同身受,除了规范化因病施治,特别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肿瘤科住院部二床的黄先生(化名)就得到罗敏博士医疗团队的特别关怀。
黄先生因为舌癌先后到多家医院住院治疗,在第一家做了切除舌头手术后不久复发,到我院做了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出院回家后,由于各种原因,脖子出现糜烂伴大量出血,散出一股难闻的异味。求医无门后转到我院肿瘤科。经过罗敏博士医疗团队的努力,目前已经止血,虽然转移的肿瘤细胞已经让他无法得到根治,但是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护理,减轻了他的病痛。
罗敏博士每天坚持提前半小时到病房查房,像亲人一样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困难,并积极协调解决。“医术是前进的基石,医德是医者的基本素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关爱生命,尤其是肿瘤患者,他们在治疗中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复杂的情绪,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关怀。”罗敏说。
罗敏博士与患者进行交谈
“我们不能只会治病,还应重视病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态,病人最需要的永远是关爱和照顾。”罗敏博士经常跟医疗团队的医护人员说,要时刻重视、尊重、关心患者,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有什么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
“我们科室2021年荣获南宁市第四周期医学重点学科,从2002年开始,一直是市级医院单位里的排头兵。”罗敏博士介绍,科室秉持肿瘤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以免疫、靶向治疗为引领,以微创治疗为特色,以传统化放疗为基础,努力打造广西一流的肿瘤特色治疗专科。
肝癌发病毫无预兆,定期体检很有必要
罗敏博士介绍,目前医学上认为,肝癌的发病与某些病毒、致癌物的作用有关,例如病毒性肝炎、黄曲霉毒素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等。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Ⅰ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进入人体以后,在肝脏中存留最多(是其他组织器官的5—15倍),因此对肝脏危害也最大
“肝癌是个特殊的病种,发病隐匿,病人没有特殊症状,加上大多数民众不重视定期体检,往往就诊时已是晚期。即使发现较早,也可能因为肿瘤生长位置不佳、病人无法耐受手术,致70%以上的肝癌病人无法施行外科切除手术。”罗敏博士表示,大多数晚期肝癌或有转移的患者几乎没有手术机会,但仍需要治疗局部肿瘤以延长寿命并缓解症状。此时,可以考虑微创介入治疗。对于早期患者,微创消融治疗可以媲美外科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的效果。
罗敏博士提醒,肝癌袭来的时候就算有预警,也是很细微的身体变化。早期一般表现为轻微的右上腹部不适感,病人往往因不重视导致就医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民众应定期做体检,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肝脏的超生检查,有肝病的人群3至6个月做一次彩超筛查,普通的检查也可以发现一公分左右的肿瘤。”
不少市民喜欢吃生鱼,却不知这对身体尤其是肝脏会造成健康隐患,如果经常鱼生配烈酒,危害就更大,很有可能诱发肝癌。罗敏博士提醒,病人发现肝吸虫应及时就医,如果不重视,长时间胆管炎症容易导致肿瘤。
罗敏,医学博士,现任中国肿瘤靶向治疗分会广西协作中心副主任委员、国家肿瘤创新联盟肺癌消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临床肿瘤学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肿瘤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临床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经验,对常见肿瘤如头颈部肿瘤、肺癌、肝癌、结肠癌等疾病的治疗有着独到见解,尤擅长肿瘤靶向治疗、实体肿瘤微创治疗。
来源: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