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解决“特殊”患者巨大结石困扰
近日,绵阳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成功为71岁的杨大爷(化名)开展了局麻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杨大爷因“腰痛”行泌尿系CT发现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右侧最大直径4.1cm;左侧最大直径1.4cm),伴其上段输尿管及肾盂积水,肾实质变薄而入院治疗。
刚入院泌尿外科时,杨大爷身体情况较差,经过积极的治疗改善心肺功能,仍无法耐受全麻手术,但患者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伴有双肾梗阻性积水,且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若不及时解除结石梗阻,将引起肾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面对杨大爷本身基础疾病多、结石较大、无法进行全麻的三大难题,泌尿外科主任李春林副主任医师组织科室团队会诊讨论评估患者病情后认为,可考虑采取局麻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经过与杨大爷及家属充分的沟通,及完善术前准备,为杨大爷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采取左侧卧位,术中保持与杨大爷沟通,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右侧结石大部分击碎冲出,但因杨大爷无法继续耐受手术而终止,泌尿外科团队决定择期进行二期手术治疗。
一期术后经过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在杨大爷病情趋于平稳后,泌尿外科于近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经右肾造瘘通道建立碎石通道,行二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术中积极与患者沟通,经过近2个小时的有效碎石,终于将右输尿管巨大结石清除干净,日前杨大爷已康复出院。
泌尿外科主任李春林副主任医师介绍: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疾病。根据结石在泌尿系统中部位的不同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及尿道结石。结石形成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遗传、环境、饮食习惯和继发于相关疾病等。
生活中,绝大多数结石都是由肾脏产生并堆积而成,结石掉入输尿管中,如果石头较小,喝水又多,结石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如果结石偏大,又不爱喝水,结石掉入输尿管中引起堵塞,尿液引流不畅,便会发生肾绞痛,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剧烈疼痛不适,肾绞痛发生,绝大部分人及时治疗之后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泌尿系结石临床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去除结石、控制尿路感染和保护肾功能。我国泌尿系结石以含钙结石为主,其中草酸钙最为高发,平时生活中推荐大家每日饮水量在2.5L——3L,正常且适度的高钙饮食,限制饮食中草酸、钠盐及动物蛋白的过量摄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维持正常体重范围。
对于已形成的结石,需到医院泌尿外科进行评估,根据病情可采取保守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或者腔内微创治疗。微创已成为首选的治疗方式,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成为治疗肾、输尿管上段大结石较多选取的方式,这种打孔取石术即在肾脏里穿个小孔,插入肾镜将结石击碎并取出的一种手术方式。孔径小,创伤相对较小,恢复比较快。
绵阳市中医医院泌尿外科为市级重点专科,科室拥有第五代电子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进口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经皮肾镜及钬激光碎石系统。泌尿外科团队形成了以微创技术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疗特色,围手术期辅以中医药排石通淋,提高术后结石清石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结石复发。
部分配图来自于网络,侵删。
供稿/泌尿外科杨席伟、
张仕勇、李春林
编审/张旭升
核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