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风采 | “达芬奇”加持,开启胆囊手术新时代
“切口很小,疼痛很轻,3天就出院,非常意外!”
近日,高原服役多年的军官张某,在西部战区总医院接受了“达芬奇”机器人胆囊切除术,摆脱了困扰他两年多的胆囊结石,术后3天康复出院,术后一周返回工作岗位。
一月前,张某因胆囊结石引起急性化脓胆囊炎,高烧,剧烈腹痛,在西总普通外科急诊行超声引导胆囊穿刺引流后化险为夷,避免了胆囊穿孔的风险。但是严重的结石性胆囊炎会极大增加胆囊切除的难度,甚至开腹手术都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胆囊,如果在术后仍有残余胆囊将可能复发结石。普通外科机器人手术团队利用“达芬奇”成像系统放大视野、精准解剖优势,微创完成胆囊切除。
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据悉,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通过3-4个长约0.5-1.0cm的小切口,就能完成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最佳手术方式。2020年10月,西部战区总医院引进西部地区首台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平台,通过一年多的临床应用实践与磨合,普通外科已全面进入外科手术机器人时代。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平台
区别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机器人胆囊切除术仅需要在肚脐处打开一个小小的切口,植入微型器械,外科医生即可通过具有10倍放大能力的腔内3D摄像系统观察手术区域,控制微型机械臂在体内完成手术步骤。
微型机械臂能够精确复制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甚至还能到达超过人类关节极限的角度,更为精妙的是机器人手术平台不仅给外科手术戴上了“放大镜”,还可智能过滤手部细微颤抖,极大地提高手术的精度,让外科医生看得更清晰,切得更准确,同时更便于外科医生妥善止血、避免胆道损伤、减少副损伤。患者恢复后不仅没有明显难看的疤痕,肚脐在经过缝合后还会变得更加饱满美观。
外科医生操作台
手术成像系统
患者手术平台
西部战区总医院普通外科汪涛主任、肖乐博士带领的机器人手术团队通过技术优化与创新,在国内率先应用机器人手术平台完成单孔机器人辅助胆囊切除手术,将最高端的设备、最微创的技术应用于官兵,目前已完成30余例手术,无一例术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微创优势明显,获得官兵一致好评。
监制:高渝敏
审编:龙秋帆
责编:李柳静
编辑:胡冰燕
作者:【普通外科】卢婕肖乐林文
刊期:第437期
来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hcxzr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