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榜|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表彰名单
荣誉榜
先进典范聚合力党建引领促发展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旨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重要贺信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弘扬五四精神、南丁格尔精神,激励全院师生职工全面践行“青春向党强国有我”铮铮誓言,激发教职员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医学教育和人民健康辛勤耕耘、忘我奉献。
本次表彰大会展示了我院获得2021年度“四川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四川大学2021-2022年度优秀护理集体”、“四川大学2021-2022年度十佳护士”的集体和个人的风采,表彰了我院60名“青年标兵”、2个2021年度“优秀护理质量管理组”和20名2021年度“优秀护士”。
校级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荣誉榜
2021年度“四川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何秋蓉
检验科
高标准严要求,带领青年同志长期战斗在检验一线。在疫情应急工作中,攻坚克难,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一次次的应急任务;在身体抱恙情况下,不畏艰辛带头前往高原支援检测工作;夯实业务基础,拓宽发展平台,保障质量,始终以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实践着对检验事业的追求。
四川大学2021-2022年度优秀护理集体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我们的日常工作繁忙琐碎,我们的患者亟待关爱照护,愿用天使般温柔的爱,行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十年磨一剑,老年医学/神经内科全体护士凝心聚力,求实创新,只为锻造一支素质优良,医德高尚的护理队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四川大学2021-2022年度十佳护士
任宇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华西坝的银杏叶黄了,又落了,簌簌的落叶声里,不知不觉穿行在病床间已三十五年。春风化雨无私奉献,精技能抚慰患者伤痛;润物无声言传身教,树医德助力后辈成长。以热爱和忠诚,践行医者仁心的誓言,带领团队走向新的起点。愿有前程可奔赴,亦有岁月可回首!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
第一届“青年标兵”荣誉榜
教学青年标兵
张韬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四川大学“未来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21年获评“四川大学优秀班主任”,“探究式—小班化”教学示范课程负责人;指导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等国家级奖项10项,省校级奖项23项;作为副主编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配套用书和学术专著各1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及配套用书4部。
刘振谧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
老师是第一工作和责任。端正“老师”身份,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课题讨论,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术论坛,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开拓眼界;通过国内外学术培训和会议,促进思维碰撞,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
张勤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主持校级品牌课程4门,参编教材2本,负责校级教改项目3项,尤其在学校试题改革方面,连续3年入选《四川大学非标准答案考试论文及试题集》;获得校级教师教学专项培训“EMI”及“ResearchConnect”合格证书,已获得校级教学奖励9项;2022年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副高组三等奖。
周峻民
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
带领学生参加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银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四川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年获评“四川大学优秀班主任”;指导本科生大创项目和挑战杯项目等7项;指导本科生发表SCI/S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李永新
卫生检验与检疫学系
“人卫杯”全国卫检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特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排名第2)、四川大学“五粮春青年教师优秀教学奖”获得者,指导学生参加四川省卫检知识技能大赛获一等奖、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互联网+获奖7项,参编国家统编教材3部,获30余项教学奖。
史莹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
筹建3门课程,其中1门混合式教学课程,1门被认定为思政榜样课程;整体协调安排学院实验教学准备工作;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项,其中国家级1项;参与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4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成员,获校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奖等。
张静
检验科
检验科教学组组长,任职期间一直狠抓检验科实习和进修生教学工作,规范并发展了检验科的教学和带教,同时完成许多教学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对外积极联系,对内广泛动员;建立管理制度,严格规范教学;关注心理疏导,搭建交流平台。
范少瑜
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系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将“道”融入受业解惑之中,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思考、寻找解决方法,以身作则,润物于无声处。综合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会学习、善思考、有能力、勇担当的社会人;也让自己在教与学中点滴积累、不断成长,和学生一起成就最好的自我。
刘露
放射科
放射科实习带教负责人,同时负责进修医师的管理、教学及考核工作,带领团队多次调研、探讨、整合,制定了新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奠定扎实临床基础的同时,全面提升实习生实际操作、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注重加强教师队伍教学水平提升,切实做到“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屈锐
微创外科
微创泌尿盆底外科/男科教学工作负责人,带教西藏来我院开展实习的医生及见习医生多名,安排理论授课、临床观摩及操作;多次组织参与科室、医院主办的各类培训班,负责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及授课工作;参与编写专业领域全国性疾病指南2项。
科研青年标兵
卜迁
卫生毒理与病理学系
四川省特聘专家,担任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技术药物与安全性评价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建立了人脑类器官神经毒理研究体外评价方法,完成了多种环境毒物的神经毒性评价和机制研究,推动了替代毒理学发展,发表毒理学相关论文50余篇,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
姚于勤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中心
聚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机制与创新药研究,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转化;协助建立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药物/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推动我院临床医学研究体系标准和规范化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和“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管理。
徐珏
口腔科
自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基金、国家博后面上项目和川大专职博后基金4项基金,总经费近70万元,并作为一作发表SCI论文7篇,其中2篇B刊(1篇封面文章),3篇C刊(1篇NatureIndex和1篇封面文章)。参与荣获202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范川文
微创外科
结合自己在临床、基础科研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的背景和知识积累,尝试建立队列研究-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三维一体的科研模式,探索胃、结直肠肿瘤及病态肥胖的病因病机和转化研究;到院以来获批四川省科技厅及四川大学专职博士后基金各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篇,其中C级1篇,D级3篇和E级1篇,累计影响因子24.5分。
陈锦瑶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
四川省科技厅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卫计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获教育部优秀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2项,授权国家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厅、省卫健委、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及伊利、汤臣倍健等产学研课题多项。
杨淑娟
健康行为与社会医学系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A刊论文1篇,B刊论文8篇,入选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1篇,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贡献奖。
洪培伟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立足医院特色,建立肝豆状核变性及中毒神经疾病随访队列;以临床需求及个人兴趣为导向,研究帕金森发病机制及头痛的临床诊疗;注重学术交流,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积极参与药物临床试验。
何亚舟
肿瘤科
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工作的同时,基于自身“医防结合”交叉学科背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提炼科学问题;并与临床医护团队积极协作,围绕恶性肿瘤的精准防治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自2020年入职以来已主持各级科研项目并发表多篇论文。
欧艳
消化内科
擅长内镜下早癌诊治及各类微创手术,累计胃肠镜检查及治疗总数超过1万余例。华西-协和陈志潜卫生健康研究院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病因及防治研究中心多个课题组成员且参与多个课题项目。发表SCI论文共4篇,以第一作者在《Endoscopy》(IF:10.093四川大学B刊)杂志发表论文。
赵星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瞄准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主持国自然4项、国家重点研发,成果发表于柳叶刀子刊、AmJEpidemiol、JHepatol等高水平期刊,获得主编推荐、高影响力论文、主编撰写述评等评价。研究成果为环境流行病学提供了方法学参考,也为环境暴露相关疾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医疗青年标兵
邵美瑛
口腔科
建立口腔科门诊及美容牙科;响应“健康中国2030”及“8020”规划,从医、教、研三方面促进党建与业务相结合;以“科研探索、科普创作、科技发明”作为发展方向;参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2021年度中华医学科学技术三等奖。
唐奇
康复医学科
创立了现代康复与传统中医特色的康复医学科和建设国家中医学术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李氏杵针”工作站。两次入藏对口支援开展医疗活动。率先在省内开展体重康复门诊和体重管理师培训,“互联网+”体重管理项目获得国家级奖。
万洋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在老年综合征和老年危急重症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具有老年医学的“广度”;擅长神经病学疑难重症,常规开展脑血管介入术,具有神经内科的“精度”;同时贯彻“全人管理”的理念,多次赴高原“送医送药”,积极参加抗疫活动,具有医生的“温度”。
杜文
职业病科
从事职业病、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刻苦钻研肺功能质控及呼吸内镜技术,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积极参与专业GCP建设、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杨萍
急诊/重症医学科
工作8年期间,长期从事于重症感染相关工作,受聘为医院AMS小组成员,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医院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参与抗疫,在医院官网上长期坚持为患者提供线上免费咨询。受聘为四川省中毒应急救援队队员。目前担任科室GCP项目秘书。
范雪
骨质疏松科
工作积极,对患者耐心,获年度优秀员工、优秀支委等,工作4年来收到患者书信表扬6封,口头表扬不计其数。抗疫期间配合我院部署,积极参与核酸检测等一线工作。业余时间积极学习: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课题2项,参编专著一部,发表文章2篇。
黄兰
姑息医学科
在院工作期间坚持做到对待患者及家属必须“细心”,富有“耐心、同理心和责任心”,让他们“放心、安心”,获得了近20面锦旗及数封感谢信,很多故事受到了多家媒体的报道;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医务工作者”。
潘刚
微创外科
2018年加入华西四院肝胆胰外科团队以来,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提升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目前已常态化开展肝胆胰脾外科三、四级手术。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荣获2021年度优秀医务工作者。
王永伟
职业评价科
开启医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成功建设四川省职业卫生应急(甲级)重点实验室与医院检测中心,成功申报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建设项目,省内率先开展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新技术,领域内率先开展职业病早期预警与职业危害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刘娅利
眼科
200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在我院眼科工作至今,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作为眼科业务开创者之一,为眼科医疗业务的开展和团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了多项新手术,新治疗,完成各类手术约8000台次,多次收到患者的锦旗和感谢。
护理青年标兵
王夏
职业病科
职业病科副护士长,对护理急/慢性中毒、体外循环术后等重症患者有丰富经验。从事重症护理工作十余年,深耕专业,精进技术,熟练掌握CRRT、呼吸机、IBP等重症护理专科操作。2020年驰援武汉参加抗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展现白衣天使的崇高医德和责任担当。
张燕
微创外科
在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10个年头,一步步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经验丰富的外科护士。工作中,勤勤恳恳,始终以病人为中心,用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解除痛苦,恢复健康,获得患者的信赖。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邹薇
骨质疏松科
从事护理工作20余年,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工作,工作认真踏实,深受科室同仁好评,疫情期间多次主动请战抗疫,并圆满完成四川大学集中采集核酸、科室疫情防控等抗疫工作,先后多次被学校、医院评为“优秀护士”、“优秀工会会员”等荣誉。
李叶
放射科
在十余年护理工作中,领导的鼓励,患者的认可,同事们的携手同行,是扎实前进的动力。疫情当下,永不退缩的“影像人”成了抗疫前线的“侦察兵”。曾在华西附二院和省肿瘤医院进修学习、获院内急救大赛二等奖、影像护理优秀护士奖等荣誉,新时代新青年,将会始终保持初心坚守使命。
甘莉
检验科
始终秉承着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新的护理模式、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科室和医院组织的核酸采集工作;以服务患者,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患者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彭丽媛
急诊/重症医学科
严格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以饱满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待人诚恳,热情,踏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常常换位思考,让患者安心,家属放心,感受到人文关怀,以实际行动践行“救死扶伤”的誓言。
徐玥
手术室
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做一个“有理想”的青年。善于求知、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本领”的青年。每一朵后浪都有时代烙印每一代青年都有各自的担当,唯有不惧艰辛,发奋有为,我们才能接过前辈手中的大旗。
兰东宁
消化内科
开拓创新思维,新技术、新业务项目的开展,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保障护理安全,注重人性化服务,提高护理质量。获取4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并有2项实用新型、1项发明专利正在申报流程。新冠疫情期间,主动请缨,坚守在院内疫情防控第一线。
贾玲
肿瘤科
临床护理19年,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担任肿瘤科护理组长、临床带教、感控护士、PICC门诊坐诊护士。肿瘤团队积极开展临床各项护理及科研,参与完成科室新技术的申报及开展,独立完成导管植入及导管维护上千例,独立完成院内护理会诊,多次荣获优秀护士及先进医务工作者荣誉。
邹琴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参与华西专家、研究生及本科生组成的医疗团队深入海拔4500米的那曲尼玛县、双湖县、安多县和阿里改则县农牧区,把健康安全送到农牧民群众家门口。深入高原,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苦;大医精诚苦中乐,义无反顾心志恒。无憾!
医技青年标兵
张小利
心电图室
工作13年来一直担任科室医疗质量、院感、安全管理专员,工作成绩优异,广受好评,2020年科室年度考核优秀。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向彭州市葛仙山镇人民政府捐赠防疫物资,获“2020年度抗疫物资捐赠先进个人”称号。工作至今共完成心电图检查约30万人次。
卢磊
药剂科
入职以来,顺利完成门诊及住院药房的轮转工作。从零开始建立、完善全自动药品分包机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同时带领其他同事掌握操作方法,让分包机的各项运作步入正轨,为临床护理人员减轻工作量;为控制成本,减少浪费,将替换下来的药盒精细改造,再次利用,为科室节省成本上万元。
王守忠
放射科
不断提升业务能力,认真履职尽责;协助科室开展各项新技术推广、做好相关医保信息组套的维护;协助科室支部书记做好党建工作;积极加入核酸应急采集队,多次参与学校及院内组织的核酸采集工作和其他志愿服务,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杨天通
检验科
作为检验科生化组组长,工作中立足传统不乏创新,优化实验流程,完善质量体系,争做科室质量先锋。作为科室质量内审员,协助科室主任推进实验室认证工作,改革优化全科质量总结方式,并启动实验室5S管理模式。
汤梅
病理科
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病理技术工作的一线,在技术工作中的每个环节精益求精,敢于探索新技术,勇于担当责任。全方位配合诊断医生工作,积极向年轻技术员传授技术经验。疫情防控阶段不言退缩,挺身而出,为防疫一线工作贡献力量。
何侠霖
超声医学科
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对待每一次诊查,有着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术业专攻,耐心细致,具有良好的超声工作经验及病人沟通协调能力,勤奋好学,不骄不躁,牢记使命,精益求精。
柯昌萍
康复医学科
开创性地打造出了一套女性康复治疗技术临床路径,开拓了科室新的康复治疗领域;规范地执行我院女性康复诊疗、技术操作、病历书写等流程标准;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及患者的认可;并先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实习生及进修生踏入女性康复的工作岗位。
李林
耳鼻喉科
工作上严于律己,将所有的精力与热情都投入到医疗事业中,积极学习先进技术,获得首届睡眠医学科普秀第二名。全心为病人服务,常加班加点做检查,对待病患友善和睦,耐心解答,2021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
高小川
老年医学/神经内科
到我院老年医学/神经内科工作10余年,敬岗爱业,刻苦钻研。长期负责神经电生理室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查工作,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和差错。至今为12万余例患者服务,提升了科室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
黄杰
检验科
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医德医风严谨、生活作风正派。作为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高标准严要求,辅助支部书记推进支部工作;作为分子诊断实验室组长,始终冲锋在前,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作为科室秘书,积极建言献策,辅助科室负责人完成各类工作。
管理服务青年标兵
王雷
驻村工作队
我院驻甘洛县新茶村第一书记,2018年以来,从宣汉县雨台村转战甘洛县新茶村,从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完成了“强党建、育产业、转乡风”的一次次挑战,所帮扶的村多次以高质量成绩顺利通过省直部门的考核验收。
刘丽娟
党政办公室
热衷于本职工作,时刻保持谦虚、谨慎、负责的工作态度,思想上严于律己,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秉承“管理工作无小事”的理念,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真诚服务,以满腔热情和创新精神投入到管理工作中。
肖琳
人力资源部
职称及薪酬知识专业,服务态度好,了解每位职工职称情况并针对性对多名员工进行职称晋升帮扶,不怕困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主动思考创新,统筹院内复杂多样的薪酬管理工作,得到广大职工、相关职能部门的认可。
贺美菊
医务部
从事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致力于为临床医技科室服务,化解医患矛盾;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在支部之间开展联创联建活动,积极响应“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口号;助力医院成立临床试验中心;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活动。
夏嘉
党委组织宣传部
对工作有热情、有要求,积极奋斗,工作稳扎稳打,专研工作业务,在历练担当中成长,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平凡岗位为大家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2021年获我院“优秀共产党员”。
张序
护理部
从事护理管理工作11年,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工作作风良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负责医院护理教学和护理服务工作,曾获院“优秀护士”、“优秀宣传联络员”荣誉、年度考核优秀等。
王兰
审计办公室
到院工作近15年来,先后在财务和审计部门从事10余个岗位的工作。积极将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事,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在推进内部审计转型中进行有益探索,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多次参与学校和院内的疫情防控工作。
王楠
学科建设部
在院工作四年来,以实干精神与服务热情为驱动,担当部门核心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支撑全院学科建设高水平发展、合作交流高质量开展与品牌平台高标准搭建做出积极贡献,并在对院服务与自身科研两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多次获省级及校、院优秀表彰。
丁林
教学培训部
全程参与完成了第三综合楼建设项目,完成学院医院各类维修改造项目二十余项,各类建设项目运行情况良好。借调省卫健委参与省公卫临床中心建设项目,获得上级部门表扬。在基建、教学等管理工作中,表现优异,2017-2019年连续三年考核优秀。
黄琴
医保办公室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微笑面对每一位参保患者。热心为每一位参保患者提供清晰的医保政策咨询和便捷的医保办理流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主动迎头处理医保办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方式,为我院好口碑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
2021年度护士节表彰
荣誉榜
2021年度“优秀护理质量管理组”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组
这是一个认真负责并愿意付出的团队,深知被指派为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组成员的重要意义。定期开展标准讨论、现场检查、寻找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积极反馈信息,助推医院优质护理再上台阶,鞭策护理人员在改善患者体验的最佳实践中积极发挥作用。
护理技术质量管理组
敬业还需精业,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护理技术质量管理组,风尚护理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及统一。用理论基础指导临床实际,日臻完善标准,培训考核各层级护理人员,以规范的技术服务坚守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底线。
2021年度“优秀护士”
曾静
消化内科
消化内镜中心小组长一职,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委员。多次报名参加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支援医院发热门诊,加入核酸检测队伍。服从安排,爱岗敬业,团结同事,关心体贴病人,为病人排忧解难,深受病人及家属的肯定和赞扬,将继续努力为护理事业添砖加瓦。
王景新
骨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临床护理十年,先后在RCU、呼吸内科、骨科工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扎实,有爱心、耐心、恒心,待病人如亲人,积极参与各项比赛及志愿者活动,并获得优异成绩,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带教老师、病人最满意护士。
何雅
老年医学/心血管内科
十二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多次临时主动加班承担心梗等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工作,多次自愿参与核酸采样及发热门诊等一线抗疫工作。获医院2020年度留置针操作比赛“二等奖”;2021年“5.12护士节”静疗知识竞赛“三等奖”。
冯阳洋
手术室
悠悠岁月,春去秋来,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专科护士,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患者生命”为己任,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顺利完成每台手术,与死神做斗争,争分秒,帮助病人脱离生命危险,对护士职业倍感欣慰和自豪。
李波
麻醉科
工作期间,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时刻铭记初心和使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积极投入学习和工作中;用辛勤的汗水和娴熟的临床护理技能,守护着每一位手术患者生命安全。组织落实科室院感工作,积极参加四川大学核酸采集工作。
刘艳
肿瘤科
肿瘤专科护士,护理组长、质控小组成员,协助护士长完成科室操作及理论培训和质控检查。独立完成PICC置管200余例。协助完善肿瘤专科护理资料,针对科室常用化疗药物、靶向药及免疫药物用药剂量、途径、副反应、用药注意事项等开展培训。
何薇
骨质疏松科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4年,具备高度责任心,同情心,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做好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个“嘴巴甜,技术好”的护士,深得患者喜爱,志愿参加各级抗疫精神可嘉。服从安排从不计较,不抱怨,尽力竭力做好本职工作,是一位有温度的护士。
张晓燕
职业病科
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以奉献为宗旨。用细心、热忱、周到、专业诠释着办公室护士、医保专管员、安全管理员等岗位平凡、忙碌而又精彩的每一天。完美服务,至真至诚,做好护理,做优自己。曾获“大爱清尘优秀志愿者”,四川大学“十佳护士”等。护理青春,勇往直前!
曹茜
职业病科
担任职业病科护理组长、教学组长、静脉治疗小组组长,多次参与群体中毒事件的救治工作。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曾多次获得“优秀护士”,立足岗位做贡献创先争优当先锋,不惧困难,坚守职责,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患者的心灵。
赵娜
姑息医学科
工作兢兢业业。积极参与四川省/中华护理学会安宁疗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教学工作;努力学习新技术,在科室组织成立淋巴水肿按摩治疗小组为疾病晚期患者服务;主动参与各级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主动参与校、院工会及省卫健委组织的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
陈利红
微创外科
政治立场坚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爱岗敬业。工作积极主动,服从安排。志愿参与四川大学新冠抗疫活动及核酸检测工作,是医院核酸采样应急队成员。积极配合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具有强烈的集体观。
雷佳玉
微创外科
微创外科病房护理组长,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质控和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医院及科室各项工作。落实基础护理及疾病专科护理,尊重患者及家属,沟通协调能力强,及时排忧解难,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参与护理业务查房、教学护理查房、危重疑难病例讨论,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张露丹
泌尿外科
工作积极主动、一丝不苟,多次投身院内外抗疫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用满腔的热情,把自己的爱心、细心和责任心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用娴熟的护理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曾萍
耳鼻喉科
护理基础扎实、技能娴熟,临床经验丰富。参与科室医疗纠纷协调、项目执行、业务拓展、科普宣传等工作。产后一月重返护理岗位,任护士长注重护理管理。曾获“优秀护士”、“优秀医务工作者”、“十佳护士”。参与项目申报10项,发表论文12篇。
杨敏
门诊办公室
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科室安排认真完成各项任务。在门诊的平凡岗位上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的疑问详细解答,合理分诊、指导就诊,维持良好的就诊秩序,对老弱病残主动给予帮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郝菁
健康管理中心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组长,发表论文6篇,取得健康管理师和公共营养师证书。工作中秉承“一切以体检者为中心”,时刻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认真落实优质服务,坚持质量至上,树立中心口碑效应,建立品牌形象,力求为中心和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杨成玉
眼科
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同情心。积极更新眼疾宣教知识内容,编写科普文章,用心对待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将眼科健康教育对象从病人向家属延伸,构建眼科门诊护理文化。全力配合手术,为患者睁眼看清美好世界尽职尽责。乐于奉献,志愿参与各级疫情防控。
樊云秀
皮肤科
带领皮肤科护理团队安全优质地完成5000-12000名患者/年治疗护理,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有温暖,让护理有温度。各种途径宣传医院、科室业务,积极参加院内外新冠肺炎防控支援活动10余次。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
张明辉
急诊/重症医学科
从门诊到ICU,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踏实低调,真正做到把他人病当自己病,以同理心去感受和理解病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病人平安出院是最大的成就,是辛苦工作的最好回报。以做一名有责任感、有成就感的护士为恒久的目标。
熊英
发热诊室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主动投入疫情一线防控工作。曾经有恐惧,有担忧,但却从未退缩。接诊发热患者,在安慰鼓励患者的同时也默默地鼓励着自己。认认真真、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的誓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