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建设】腹部巨大占位引起反复腹痛!肇庆市一医院利用ERCP微创解决痛苦
近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胃肠外科祖洪亮副主任医师团队利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简称ERCP),以微创、快捷的方式成功为一名胰腺炎伴胰腺巨大假性囊肿的患者解除了病痛。
63岁的张先生(化名)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完善了上腹部MRCP提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并肝胃间隙巨大假性囊肿、主胰管结石”,在当地医院经一系列保守治疗后上腹痛症状无明显好转。经了解,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胃肠外科在胰腺微创手术治疗方面技术纯熟,张先生为寻求进一步解决方案,慕名到我院急诊就诊。
来院后,张先生做了全腹CT显示,肝胃间隙内见一约11.0x6.4cm的囊性低密度影,囊肿如球般大小,且症状逐渐加剧,并无缓解迹象。
命悬胰腺,
处理不好,
危在旦夕!
肝胆胰胃肠外科团队结合患者的病情,经过周密的术前讨论,为张先生制定了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了相关的手术过程、技术特点及风险。经过充分的术前沟通,家属表示同意开展ERCP下胰管支架引流术,利用微创方法为患者解除痛苦。
我院MRI提示,胰腺头体区及胰周改变、肝胃间隙异常信号灶,考虑急性胰腺炎并假性囊肿形成。
在麻醉科和导管室医护人员的配合下,
我院肝胆胰胃肠外科祖洪亮副主任医师
成功为患者施行
“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加经十二指肠乳头胰管引流术”
,
整个手术时长60分钟。
术后,
患者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较前明显缓解,
复查相关指标逐步降至平稳,
于术后第3天拔除鼻胆管并顺利出院!
术后复查腹部CT变化
●术后1个月:
邻近肝胃间隙内见一约5.2x4.3cm的囊性低密度影,较术前明显缩小!
●术后3个月
胰腺头部假性囊肿已基本吸收
●ERCP介绍
ERCP又称逆行胰胆管造影
,在国内外已有40余年发展历程,由于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胆胰疾病治疗的首选。
●胰腺假性囊肿
胰腺假性囊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之一。
胰腺假性囊肿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之一。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可发生破裂或因囊肿体积巨大出现压迫症状,从而发生感染(脓肿)、胰源性腹水、囊肿破裂、出血、胃肠道梗阻、胰漏、腹泻等并发症。相关研究表明,慢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约60%与主胰管相通,尤其是急、慢性胰腺炎引起的假性囊肿。假性囊肿与主胰管相通情况下,假性囊肿通常位于胰腺头部,ERCP经乳头引流方法成为首选。行鼻胰管引流或胰管内置支架术以促进囊肿经胰管引流,已经被证明可成功引流感染、胰管狭窄或主胰管漏各类囊肿。
治疗方法:包括胰酶替代、内镜引流和手术切除。ERCP内镜治疗近年来更广泛被应用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而且胰管支架较鼻胰引流管为简单,引流部位较深入、持续时间较长,对消化功能影响也相对较少。
ERCP、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优势:
①引流成功率高,ERCP技术临床应用广泛,技术相对成熟。
②操作简单且更符合生理解剖,不必行囊肿胃肠造瘘术,可减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③手术可明显改善腹痛、腹部肿块、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从2021年4月1日至今,已经开展80余例ERCP相关手术,包括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乳头切开,气囊扩张,球囊取石,网篮取石;胰腺囊肿胰管支架引流、十二指肠乳头活检及减黄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支架置入术(塑料支架及胰管支架置入)、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等,积极扩展胆胰疾病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市内领先水平。
祖洪亮
副主任医师、肝胆外科硕士、胃肠外科博士
门诊:周一全天出诊
擅长:腹部微创治疗,腹腔镜腹股沟疝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综合治疗、熟悉国内外胃肠癌发展新动向,擅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先后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程序化淋巴结清扫及右半结肠癌腹腔镜根治,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手术。
在“厚德博学精医至善”院训引领下,
肝胆胰胃肠外科
始终秉持“以病人为中心”初心,
攻坚难关,不断精进,
以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水平医院建设。
来源|肝胆胰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