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母亲节】表达爱有很多种方式,教识妈妈手腕康复操就是其中一种,愿天下母亲远离“妈妈手”
前言
“妈妈手”是高发病率于中年妇女和产后妇女这两类人群的腕关节疾病,属于职业性劳损疾病,临床上称之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图片来源网络)
“妈妈手”表现为手腕部桡骨茎突部疼痛,初起较轻,逐渐加重,可放射至手或肩臂部。遇寒、拇指运动或活动腕关节时疼痛症状可加重。病程较长者腕关节疼痛处可触及有结节。日常生活可因其受到明显的影响,如倒水等动作不能完成。
“妈妈手”可导致倒水动作不能完成
病因:中年妈妈和产后妈妈由于家务洗刷、长时抱娃等导致腕部经常运动、短期内运动过度或长时固定一个手势抱娃,使手腕部肌腱反复处于高负荷状态,最终可导致肌腱、腱鞘的损伤性炎症的发生,产生疼痛。
抱小孩时长期固定一个姿势易引发“妈妈手”
妈妈们如何确定是否患了“妈妈手”?
符合以下3点基本可以确定:
对照个人的职业、生活习惯,结合腕关节局部疼痛、压痛、腕部活动受限等症状。
排除手腕部外伤史。
握拳尺偏试验阳性(做该动作时腕部出现疼痛)。
握拳试验图
还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患上“妈妈手”的腕关节疼痛局部及周围皮肤无红肿等异常表现。
福利来了
为帮助妈妈们远离及防治”妈妈手“,
籍母亲节来临之际,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陈瑞旦副主任治疗师精心为
妈妈们编制了一套护腕操,
动作简单易学,随时随地可练,
赶紧学起来吧!
1
握腕牵伸
动作要点:健手握患手,慢慢牵伸——放松——牵伸——放松,重复多次牵伸患侧腕关节10~15次,每次牵伸时间持续2~3秒,动作要轻柔、缓慢。
2
旋腕
动作要点:双手十指交叉对握,分别顺、逆时针方向交替旋腕关节10~15次,动作轻柔、缓慢。
3
局部拍打
动作要点:健侧手轻拍患侧腕部疼痛部位,可沿着手腕向肘部方向反复8~10次,拍打频率60~100次/分钟。力度视个人耐受而定,拍后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4
推按
动作要点:健侧手虎口为着力点,自手腕部向肘关节方向:单向、反复多次推按。总时间推按约1~2分钟。
5
旋腕按揉
动作要点:健侧手握在患侧腕关节疼痛局部,患侧手臂进行来回旋转。健侧手施加的握力大小以不明显阻挡患侧手臂旋转为度。
6
风筒热疗
利用家用电热吹风筒对患侧腕关节疼痛部位进行低档、缓风吹。注意吹风筒与皮肤的间距、温度和不能长时固定一个位置,以免烫伤。
陈瑞旦副主任治疗师提醒:
妈妈们应根据个人腕关节情况,
选择以上其中一
个
或多个
腕关节康复操
动作进
行锻炼,
如锻炼后有不适,
须立即停止锻炼。
温馨提示
1、因抱娃导致腱鞘炎的患者,要多注意负重时间和负重姿势。把孩子的重心从手转移到手臂上,利用两侧手臂交替进行。
2、洗手避免冷水洗手,建议温水洗手,洗手完毕立即擦干,避免受凉。
3、防寒保暖。夜间入寝前可戴上松紧适度的护腕,以局部保暖,避免受凉,开空调、冬季尤其需要。
4、忙碌后定时活动腕部,以放松手腕部。
5、日常家务活动中佩戴弹性护腕。
护腕手套
运用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传统疗法与神经发育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等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对神经系统及骨科系统相关疾病进行个体化、专业化的评估及治疗。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康复医学科陈瑞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