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医院建设】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智慧医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当今,
机器人运用到手术中,
不仅直达病灶,
还带来更好的手术以及康复效果!
近日,肇庆名医-林宇宁名医工作室成员徐贵升主治医生在日常的门诊接诊中,一位30岁青壮年男性患者因车祸伤导致右侧股骨颈骨折,在我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手术后几个月,要求拆除钢钉。徐贵升医生检查发现,原来是2021年下半年,我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林宇宁主任带领团队成员做的一例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股骨颈骨折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
骨科机器人
以往,在没有内固定手术前,这样的患者需要卧床一到三个月,不能下地行走。下地行走的话,由于身体的一半重量会把骨折的股骨颈压迫移位引起股骨头没有血供,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发明了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后,医生通过切开皮肤显露骨折端,复位骨折,在X线的帮助下打入空心螺钉固定骨折,但过程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医生受到放射性的照射,有职业暴露风险,并且螺钉打入的方向和位置不一定能达到理想。如果要做到理想的螺钉位置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较多的经验积累,这个过程很漫长。
我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林宇宁主任带领团队针对该30岁男性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
我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林宇宁主任带领团队针对该30岁男性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
,精确骨折复位,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实施精致的骨折内固定。患者在手术后的数月即可获得骨折愈合,股骨头得到保留,避免了股骨头坏死。
患者内固定术后数月即可达到骨性愈合。
术后数月即可达到正常的下肢功能
针对股骨颈骨折,
使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后,
绝大部分避免了多种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是由于较大暴力的直接或者间接撞击引起的骨折,由于骨折位于大腿骨近端,仅有少量血管供应血液,一旦发生骨折,极易引起股骨头坏死,需要进行一个骨科手术中较大的一个手术——髋关节置换才能解决问题。髋关节置换因相对费用较大,患者负担和医保负担较重,只有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才做这个手术,但是如果在患者骨折后,及时精准复位并能精确牢固固定,绝大部分能避免股骨头坏死,保留患者原装的关节,恢复正常生活。
骨科手术机器人优点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兼备导航技术与机器人定位技术,手术前可规划植入物轨迹、确定植入物大小、模拟植入物置入过程,术中根据规划结果,机械臂运动到指定位置,医生沿机械臂末端导向器方向打入导针、置入螺钉,可以精确到0.1mm的精确度。这个精确度如果单凭医生的经验,就算是全国经验最丰富的医生也无法达到的。
同时,机器人手术系统具备术中手术器械的受力监测、术中患者与机器人相对位置的监测、末端运动轨迹与关节运动的综合规划与控制功能,碰撞急停功能等多重安全控制策略,能做得精准精确并且精美的安全。
自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引进
骨科手术机器人后,
精准定位直达病灶,
推动学科发展向
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的
骨科机器人新时代迈进,
让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
名医工作室简介
名医工作室简介
名医工作室简介
林宇宁名医工作室
所在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关节运动医学科,是以微创理念为主,专业为群众解决关节相关疾患及运动损伤等骨科疾病。
该科以
创新性融合微创技术、机器人精准辅助治疗及3D打印等高科技精准治疗技术
等国际先进的骨科技术为优势,
在肇庆地区率先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
,该技术已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92228953.1)。同时,该科是
肇庆市第一个可以开展骨科机器人手术的科室
,技术能力获得省内同行认可,是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副主委单位
。
近年来,该科一直钻研并开展先进的
膝关节阶梯治疗技术、运用骨科机器人技术开展了微创保髋技术、应用关节镜微创治疗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重建术)、半月板修整缝合术、肩、肘、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跟腱断裂损伤全内闭合微创修复手术
等微创技术。
目前,该科可熟练开展不同
微创入路的人工髖、膝关节置换术和关节翻修手术治疗,尤其在微创DAA、SUPER-PATH、BIKIN等不同方式的髋关节置换术、胫骨高位截骨(HTO)治疗膝关节炎保膝术、(CR)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方面独树一帜。
科室拥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1人。有2人曾到以色列及英国进修学习。目前,有2名医生正在攻读在职骨科博士研究生学位。
林宇宁
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2021年出肇庆人才办公室授予肇庆市名医工作室(关节及运动医学专业)主持人,社会职务: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骨科机器人应用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去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关节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创伤救治专业委员会骨科机器人学组委员,中山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州医学院兼职外科讲师。
1995年毕业于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曾师从中国膝关节置换之父吕厚山教授学习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师从倪磊教授学习关节镜技术。
专业特长:擅长于髋膝人工关节置换及肩、肘、膝、踝关节疾病的关节镜手术和四肢骨折的微创手术,在全省最早应用3D手术导板经皮通道螺钉技术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在本市率先开展四肢骨折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术,跟腱断裂的闭合经皮缝合术,关节镜铺助下微创切口弹响髋臀肌挛缩松解术,关节镜下微创切口腘窝囊肿切除术。并于2016年开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阶梯治疗。在粤西地区率先开始开展DAA前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HTO胫骨高位截骨保膝术。2021年2月开始从事骨科机器人手术,目前已完成150台的机器人手术。
获市科研成果二等奖2次,科研立项5项,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期刊及省级杂志上共十篇,有一个国家实用发明专利。
研究方向:运动医学、关节、骨科创伤微创手术,骨科机器手术应用。
邓海棠
关节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
肇庆市首批中青年拔尖医学人才。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1996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学系临床专业。从事骨科二十余年。先后于2004年到第一军医大学南方院进修创伤骨外科一年,2007年到第三军医大附属西南关节外科中心进修关节与运动创伤半年、2014年到北京大学附属三院脊柱外科学习,2016年到北京宣武医院学习微创脊柱技术。对关节损伤与关节疾病的诊治、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肩痛的诊治、老年骨质疏松诊治,对骨科各种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研究肇庆市科研立项课题3项,获肇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专业特长:对骨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四肢骨折复位内外固定、四肢软组织创伤的修复、周围神经血管损伤的修复、熟练掌握关节镜技术,关节损伤与关节疾病诊治,膝髋关节置换术,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颈肩痛的诊治、老年骨质疏松诊治。研究方向:关节与运动损伤,脊柱外科。
苏晓恩
副主任医师
擅长:
社会任职:
冯文杰
副主任医师
擅长:
徐贵升
主治医师
九三学社社员,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硕连续七年制专业,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硕士毕业,暨南大学在读博士。2018年到以色列瑞本医院访问学者研修学习骨科创新,2019年上半年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进修学习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技术,2019年下半年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运动损伤及创伤骨科专业。2016年度“肇庆市青年岗位能手”,2019年度第十六届肇庆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国首例3D打印假肢设计和制作者,获得3D打印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1篇,国家核心期刊1篇,主持肇庆市科技创新项目1项。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3D打印在骨科的应用。
来源|关节运动医学科徐贵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