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狂吃1斤糖霜山楂+板栗,胃里长出鸡蛋大结石
美食往往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慰藉。然而,一些看似平常的饮食行为,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近日,27岁的邓先生就因过量食用山楂、板栗,导致患上胃结石被送医救治。
一周前,邓先生独自购买了1斤糖霜山楂、1斤板栗。仅用半天时间就把零食吃见底,晚上还吃了一顿烤肉。结果回家后,邓先生就感到胃部阵阵隐痛,伴有明显的腹胀感,紧接着恶心、呕吐的症状也接踵而至。因了解到可能是山楂吃多了,邓先生便喝一瓶可乐希望能缓解不适,但第二天症状还是没有减轻,只好前往医院就诊。
接诊的消化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陈银芸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里有一个鸡蛋大小的褐色硬块,表面粗糙,质地坚硬。最终,邓先生被确诊为因空腹大量食用山楂及其他食物而导致的胃结石。在实施内镜下碎石术后,成功将胃结石取出。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为何看似健康的美食却成了“健康杀手”?胃结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陈银芸介绍,山楂富含鞣酸,在空腹状态下,或者与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同时大量食用时,其中的鞣酸会与胃酸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这些沉淀物再与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物质相互缠绕,就会逐渐凝聚成块,进而形成胃结石。而板栗含有较多的淀粉和膳食纤维,过量食用后会在胃内产生大量气体,加重胃部负担,影响消化功能。烤肉这类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会使胃的排空时间延长,让胃在消化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压力。多种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了胃结石的出现。
陈银芸表示,可乐作为碳酸饮料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较小的胃石有一定的溶解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而且,可乐中的糖分和二氧化碳会刺激胃酸分泌,进一步加重胃部不适。对已形成的较大胃结石,喝可乐不仅无法起到治疗效果,还可能会使病情恶化,损伤胃黏膜,导致胃溃疡、胃出血,甚至引发胃穿孔,危及生命。
据悉过年期间,省人民医院消化三病区已收治5名胃结石患者。陈银芸提醒,尽管胃结石多见于胃功能较差的老年人或慢性胃病患者,但年轻人也应注意控制食用量,山楂每日不超过10颗,板栗不超过10颗,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入,减少成分相互作用。胃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应尽量避免两者同食。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胃酸浓度高,增加鞣酸反应风险。不与高蛋白食物如螃蟹、肉类、鱼虾等同食,减少鞣酸与蛋白质结合,减少沉淀。选择正规产品:经过脱涩处理的山楂(如超市售卖)鞣酸含量较低,野山楂或未成熟的山楂风险更高。同时,还要关注身体信号,若食用后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切勿自行盲目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消化三病区陈静胡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