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高龄患者骨折卧床3天疼痛难忍,微创术后第二天轻松行走
现年95岁的赵大娘9月中旬在家中不慎摔倒,原本以为只是腰背部扭伤导致的疼痛,休息一下就好了,怎奈腰伤越来越痛,卧床不起。9月19日来到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在麻醉科、手术室、介入室、icu等科室的通力协助下,经过1小时的微创手术,第二天赵大娘就能下地走路了。家属非常感激,10月12日赵大娘出院后,儿子送来一面锦旗以表谢意。
济宁市中医院骨伤科主任付宝光接诊后,经过一系列检查确诊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年龄原因,再加上赵大娘本身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诸多基础病,付宝光主任最初建议保守治疗,需要绝对卧床6到8周。可赵大娘坚决不同意,强烈要求手术治疗。经过多科室会诊及团队讨论后,9月25日,在付宝光主任的指导下,由主治医师万全增主刀对患者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在患者受伤椎体的两侧各切0.5公分的小口,使用定位针在透视下定位患处,建立通道,通过通道将球囊置入。撑起患处后,注入骨水泥复位椎体。据付宝光主任介绍,骨水泥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高温对椎体周围神经起到灭活作用,能即刻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二是对椎体起到强化作用,维持椎体的生物力学功能。手术在高清DSA设备及麻醉监护下进行,持续了近一小时,随着骨水泥的凝固,手术成功完成。
下了手术台、脱下沉重的铅衣后,付宝光主任和万全增医师浑身都被汗打湿了。付宝光主任说,“主要是患者年龄太大,基础病又多,手术过程风险也就会成倍增多。所谓‘医者仁心’,我们做医生的要为每个患者负责!”据了解,这是付宝光主任从医生涯中手术治疗过的年龄最大的患者,去年还曾为一位93岁的高龄患者施治过。
赵大娘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走路了,经过精心护理,10月12日赵大娘出院了。家属把一面熠熠生辉的锦旗亲手送到了付宝光主任和万全增医师手中,表达深深的谢意......
据付宝光主任介绍,老年人骨折多数都是由骨质疏松引发的。3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所有人的骨质会缓慢流失。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明显增加。骨质疏松除了会引起腰背疼痛和驼背外,最主要的危害就是会引起骨折,包括胸腰椎体、髋部和前臂远端等的骨折。椎体骨折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食欲和肺功能减退、睡眠失调、寿命缩短等。有一半的髋部骨折病人会行动不便,需要别人照顾。严重的骨折会引起瘫痪。有些更严重骨质疏松,可能仅仅是一个打喷嚏或咳嗽就会发生肋骨骨折!
对于如何防治骨质疏松,付宝光主任给出了几点建议:多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芥菜、木耳、芝麻酱、豆制品(内酯豆腐除外)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血脂高的可喝脱脂牛奶;多晒太阳(隔窗晒、抹防晒霜晒无效),有利于钙吸收;戒烟限酒;多做运动,如慢跑、快走、打太极拳、游泳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运动是毁关节的,如上下楼梯、上下山、深蹲、负重类等。
下一篇:俩孩子的过敏性鼻炎都治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