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沪同心!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团队远程会诊上海方舱医院患者
4月26日,一场特殊的MDT会诊在线上举行。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驻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1舱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东湖院区远程会诊中心三地连线,为方舱医院内的患者进行“云端”会诊。
患者是一位63岁的男性,既往有“原发性肺癌消融术”、慢阻肺、高血压病史,患者已入舱近10天,发热、咳嗽症状有所好转,近2天出现胸闷症状。
发现患者出现胸闷症状后,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的医生们对患者病情初步评估后,立即启动针对危急重症患者的应急预案。队内临时组建的MDT多学科团队中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杨人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龙颖颖、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康先后进舱仔细询问患者病史,为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后,医疗团队决定为患者行胸部CT检查进一步了解病情。
下午14:30,来自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肿瘤科、胸外科、医学影像中心等科室的多位专家云端汇聚,共同为这位患者进行MDT多学科联合会诊,向前线医疗专家提供诊疗意见。此次会诊由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队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胡辉主持。在上海前线,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副队长、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杨人强在线上向本部医院专家汇报患者病史并介绍患者情况。
在远程会诊中心,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叶小群、胸外科主任医师彭金华、肿瘤科主任医师熊强、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陈静、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医师左敏静组成的MDT专家团队仔细研判患者病情后,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分别给出了各个专科的诊疗意见。
在得到了后方多学科专家团队的诊疗意见后,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的医疗专家们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他们来到患者的身边,向他转述MDT多学科联合会诊的诊疗意见。给予相应治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明显缓解。
方舱是一个特殊的临时医院,其设施及药品难以满足所有医疗需求,再加上部分患者还有多种基础疾病,对于医疗队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多学科会诊制度的建立有助于为方舱内患者提供更加正规、系统、有效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住院时间,是我们与患者共同的目标”,胡辉介绍道,“医院多走的这一小步,恰恰是患者诊疗过程中省时省力的一大步,有效解决了这部分患者在方舱的顾虑,解决了患者到方舱后确诊难,确诊后转科转诊难的诸多麻烦”。
胡辉表示:“自4月6日我们进入新国博方舱医院后,我们所在的舱区收治了部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为了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我们迅速成立了方舱MDT多学科团队,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内分泌代谢科、消化内科、肿瘤科、血液内科、妇产科、儿科等十余个专业的医学专家。此次我们决定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医院本部联动,也是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共同努力为舱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尽管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相信在大家群策群力、协同作战下,一定能够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最终战胜疫情!”
作者: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队员、南昌大学二附院肿瘤科龚丹,江西援沪医疗队二队队员、南昌大学二附院感染性疾病科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