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春季食疗(一)
按阴历计算,每年自立春至谷雨节气(约阳历2月3日—5月5日之间)为春季节气。近期文章将推荐各体质类型的春季保健汤膳,适合春季当季服用。
建议服用频率:每1-2周/次。
建议服用时间:非生病状态下,消化功能良好时服用。
温馨提示:
以下食疗的食材用量,均以普通6周岁儿童为例,家长可视孩子年龄和消化情况,酌情按比例加减。
(一)脾虚型
材料:猪肚80g,红莲子15g。
做法:猪肚洗净、飞水、切块;莲子洗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益胃。
材料:鲫鱼1条(小),生姜3片,葱1棵,茯苓10克,木棉花5克(干品),红枣1个。
做法:鲫鱼杀好、去内脏、刮掉鱼腹内的黑膜,洗净、沥干;其余材料洗净。热锅、加油,放入鲫鱼和姜片武火急煎,煎至鲫鱼两面金黄,再放入茯苓、木棉花、红枣、葱。加入开水没过食材,武火煮沸后,转中火沸腾至汤色变奶白,转文火再煲30分钟,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除湿。
(二)肺虚型
材料:五指毛桃10g,山药10g,麦冬3,猪扇骨80g,蜜枣。
做法:五指毛桃、山药、麦冬、蜜枣洗净、浸泡30分钟;扇骨斩块、洗净、飞水。上料加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煲1小时,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功效:益气固肺。
材料:猪腱子肉80g,虫草花10g。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虫草花洗,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补肺益精。
(三)肾虚型
材料:鸡腿1个(约100克),灵芝1克,铁皮石斛3个,生姜1片。
做法:鸡腿洗净、斩块、飞水;灵芝、石斛、生姜洗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2-3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益气滋阴,强身健体。
材料:猪排骨100g,茶树菇(干品)10g。
做法:排骨斩块,飞水。茶树菇洗净,上料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煲1.5-2小时,加食盐调味。
功效:健脾益肾。
“治未病调养专科”资料合集
调理小儿体质,首选小儿治未病专科
春分时节话养儿
孩子身高不达标,家长很苦恼,中医助长有妙计~
卢焯明
主任中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幼承祖父家学,并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长子广东省名中医邓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钱新华教授等。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肾脏疾病及地贫、疳积、黄疸等小儿杂病。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等省级科研项目多项,现被聘为广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曾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广州市优秀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称号。
现任:
1、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理事
2、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邓健
主任中医师
中医儿科科主任
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
师从刘晓玲教授,善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阐释疾病的病因、病机;学术上主张内服外治并重,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古方新用,提倡重视预防保健,防重于治。擅长儿童鼻炎、腺样体肥大、慢性咳嗽、厌食、风湿性疾病和重症疑难疾病的中医诊疗,以及易感体弱儿调理。
现任: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委员会常委
2、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儿童健康协同创新平台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4、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
5、广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会理事兼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6、广州市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
杜洪煊
中医师
中医儿科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于广东省中医院学习,跟师李蔷华、杨京华等多位名医。擅长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厌食、疳证、夜啼、抽动症等常见病及小儿体质调理。发表论文多篇,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编书1本。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
官方公众号
上一篇:防新冠儿童三字歌系列4:口罩歌
下一篇:防蚊大作战 中医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