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到底有多毒?
15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地理大发现时期,史称大航海时代,一个来自美洲的恶魔悄悄登录了欧洲大陆,蔓延迅速,顺手带走了万千人命。
它,就是梅毒。古时梅毒又称为“花柳病”,“杨梅疮”、“霉疮”及“秽疮”。
梅毒是我国重点防治和监测的一种性病,感染梅毒者更容易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传染性强,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也可能很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感染梅毒的孕产妇还可将梅毒传染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或者先天梅毒,严重危害下一代健康。
梅毒是怎么传染的?
阴道性交、肛交、口交等性行为都可能传染梅毒,特别是无保护的性交,感染梅毒的风险更大。
输入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纹身及穿耳孔等可能传染梅毒。
另外,感染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在分娩过程中将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感染梅毒后有什么症状?
事实上……
许多梅毒患者是没有任何皮肤的表现。也就是说大部分梅毒患者的外观跟健康人几乎没有区别。
但是,没有皮肤的临床表现,并不代表没有伤害和传染。没有皮肤外在的临床表现的梅毒,我们称为隐性梅毒。
梅毒感染后2周~4周内,会出现直径1~2cm的圆形或椭圆形浅在性溃疡,界限清楚、边缘略隆起,溃疡面清洁,呈软骨样硬度,叫“硬下疳”,主要发生于性接触的部位,如生殖器、肛门周围,无明显疼痛或触痛。
部分“硬下疳”不经治疗可自然消退,进入疾病的潜伏状态。
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全身皮肤粘膜损害,斑疹、斑丘疹,铜红色,可伴有鳞屑,一般无自觉症状,也可有瘙痒,多见于躯下、四肢、手掌或足底。
低热、咽喉痛、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及头痛等,口腔可发生粘膜斑,或可有生殖器部位粘膜斑,可发生虫蛀样脱发。
感染2年或更长时间后,如没有得到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大脑、心血管、骨骼、眼睛等多个脏器发生损害,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梅毒后也有很多人无症状,成为“隐性梅毒”或者“潜伏梅毒”。这种情况对人体仍有潜在危害,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大家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①洁身自爱、固定性伴,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
②拒绝毒品,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必须使用需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以及血浆代用品。
④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穿刺工具。
⑤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内衣、毛巾等个人用品。
⑥提倡婚前、产前检查梅毒一旦发现感染及时治疗,可预防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如何确定是否感染梅毒?
诊断梅毒需要验血和检查,结果必须由医生判断。
梅毒咨询和检查都是保密的。
发现感染梅毒后应尽早到正规医院治疗,不治疗或到非法行医机构治疗只能延误病情,造成更大的损失。早期梅毒的检测和治疗花费较少,并且经过及时规范治疗可完全治愈。
晚期梅毒治疗较为困难,甚至出现不可恢复的损害。影响到心血管、大脑的梅毒病人需要住院治疗。
多性伴者、男男性行为者、发生过无保护性行为者,或者性伴感染梅毒者,以及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者、或怀疑自己可能接触过可疑血液者应及时检测。
孕妇应该在妊娠早期检测梅毒。
来源:苏州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