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疼痛是小事?有这三个特征可能就是瘤!
“右手手指疼痛了有10多年了,这疼痛让我还丢了工作,去了广州各大医院,看了疼痛科、皮肤科、神经科,疼痛依然没被解决。”陈女士(化名)回忆起过往的痛苦经历仍然有些激动。
手指疼痛10年找不到原因
陈女士10年来因其右手环指末端疼痛反复发作,曾到多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甲沟炎、雷诺病、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经多方治疗,内服、外用药物甚多,但症状仍未见好转,甚至因疼痛难忍而影响到了正常工作。
来源:网络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诊区方坚主任接诊后,经过详细问诊后,了解到陈女士的手指疼痛症状发作时,多呈阵发性间歇性剧痛、不可触碰、日常接触冷水等刺激即可诱发“钻心”剧痛,查体时发现其右手环指指甲下疼痛处呈蓝紫色结节,Love'sPin试验阳性。X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方主任结合多年的诊疗经验,遂诊断为
“血管球瘤”
,并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当天即解除其困扰长达10年之久的指端疼痛。
血管球瘤究竟是什么
血管球瘤,又名血管球血管瘤、球状血管瘤、血管神经肌瘤,是一种发生于神经肌动性动脉球的罕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占软组织肿瘤的不到2%,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多见四肢末端(如甲床、指/趾侧),约75%发生于手部,其中95%发生于甲下。
临床表现常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严重者触痛呈剧烈放射性的特点,部位甲下多呈淡紫或暗蓝色结节,部分指(趾)部损害严重者可见骨质破坏。
本病好发于40岁左右的中青年女性。
方坚主任认为“发生于甲下血管球瘤,通俗地说就是指甲下面长了小瘤子,诊断明确后,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较肯定。”
这种病为何容易漏诊与误诊?方坚分析:一是由于本病罕见,许多临床医师多认识不足,易套以其他病症诊断而误治;二是有时候本病症状并不典型,加之病灶小,故在一般的常规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可无明显的阳性表现,但高频B超和磁核共振对于血管球瘤具有良好的诊断意义;三是本病以局限性疼痛为主,有时口服普通消炎镇痛药可缓解,症状呈间歇性发作,易使患者懈怠治疗,造成患者经久不愈,常年受疾病痛苦折磨。
目前,
彻底手术切除肿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
。因此,具有疼痛症状的血管球瘤一旦确诊即应手术治疗,甲下血管球瘤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根据肿瘤的位置,切除部分指甲,切开并牵开甲床,即可见位于甲床之下的圆形、包膜完整呈粉红色或紫红色、边缘清楚的小肿瘤。伤口一般2周左右愈合。多发性血管球瘤不出现疼痛时可不作特殊处理,对于出现明显疼痛者可用激光治疗,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可手术切除有疼痛的皮损。
陈女士术后的手指,之前的疼痛症状已减轻
教你如何辨别甲下血管球瘤
据方坚主任介绍,甲下血管球瘤具有典型三个特点,(“三联征”:间隙性疼痛、触痛和冷刺激痛)。
首先是
疼痛呈间歇性发作
;
其次是对
触痛异常敏感,如不小心触碰指尖或外伤时会有剧烈疼痛
;
再次就是
冷痛
,疼痛在温度变化尤其暴露在冷环境中更为剧烈,严重者疼痛可沿同侧放射至上肢或肩部。
同时,临床体查配合Love'spin试验(通过针尖样物体加压刺激指甲使得疼痛加剧)、Hildreth's试验、Coldsensitivity试验和高频B超及磁核共振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明确诊断。
相关专家
方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7)、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第二批)、第三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诊疗骨伤疾患,能解决本学科较复杂、较疑难病证的诊治问题,特别在中医药参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疾病(骨关节炎、骨质疏松、骨肿瘤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临床疗效卓著,深得病人信赖及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认可。
擅长疾病
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患、骨肿瘤、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
出诊信息
院本部(总院)周四上午
院本部(总院)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大道261、263号
骨伤科分院周二上午
骨伤科分院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西路青竹大街22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诊区,位于医院院本部门诊部2楼,汇集了院内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开展各科疑难杂症以及老年病、慢性病的诊疗工作。
来源:羊城晚报陈辉
校对编辑:连萌
往期文章推荐
2021年骨伤科传承与创新珠江论坛暨“广东省中医骨伤研究院”揭牌仪式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