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和放疗完美结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顺利开展首例MR-SIM
12月31日下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肿瘤医院院长张远起,肿瘤医院副院长杨志雄等的领导下和放射影像中心负责人陈武标的大力支持下,放疗机房副主任江丹贤率领团队在核磁共振室顺利完成医院首例MR定位。这标志着广东医附院放疗定位技术进入CTMR融合时代。这一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放疗定位技术。
随着放疗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采用放射治疗以达到治愈肿瘤或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近年来,加速器的速度和精度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要想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疗效——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影像的质量十分重要。相对于常规X线和CT,MRI成像因其成像原理不同,可以获得CT无法达到的优异软组织对比度和解剖成像精度,结合MRI的扫描可以弥补在CT定位扫描中软组织分辨率低的缺点。据介绍,CT图像可以提供器官或组织的几何精度、骨性结构的描述以及电子密度信息以供剂量计算;而MR图像能提供出色的软组织分辨率、肿瘤范围/位置/轮廓的有价值信息以及肿瘤运动的有价值信息。MRsim则可提供杰出的软组织对比度,符合放疗需求定位,能显著提升勾画精度;同时功能影像丰富,便于肿瘤精准诊疗和评估;此外,无电离辐射,更能造福患者。
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软组织肉瘤、盆腔肿瘤、头颈部复杂部位肿瘤(如脑瘤、鼻咽癌、喉癌、食道癌等)的放疗定位过程中,结合MRI扫描,学术界认为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MR与CT图像的融合,利用设备各自的优势,能够更为精准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可为精确放疗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MRI与放疗进行整合,未来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MR放疗定位定能实现最佳的诊断精确度和治疗效果。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机房在副主任江丹贤、梁玉新教授的带领下,不断开展各项新技术,物理师、放射治疗师不断联合多部门进行探讨学习,经常向各大放疗中心请教,积极探索,努力提高放疗机房总体技术水平、创新医疗技术,致力于为粤西广大肿瘤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确的放射治疗,让患者可以在湛江使用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文/李伶、吴成省图/吴成省审/郑春凤)
MR室老师和厂家工程师共同对该科治疗师团队骨干分子进行首次MR培训,培训内容是使用改装装置实现放射治疗的MR模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