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2021年度优秀文明班组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上海市医药卫生改革精神,努力推进医院精神文明、行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贯彻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服务方针,积极落实医患沟通领域的细节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医院文明创建工作,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于2021年12月开展“2021年度优秀文明班组评选”活动。
本次活动共收到18个班组的申报材料,经班组自评打分、精神文明小组打分、投票及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后,共产生临床研究中心、医护科教办公室、眼科眼表整形/轮转医生组、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组4个“2021年度优秀文明班组”。2022年1月13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召开2021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对获评班组进行了表彰。
过去一年中,获评班组在工作质量、疫情防控、文化建设、意识形态、便民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开展、风险防控等方面表现突出,为医院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接下来就请跟随眼防君一睹“2021年度优秀文明班组”之风采吧!
临床研究中心(近视防治技术中心)
临床研究中心(近视防治技术中心)人员:何鲜桂、王菁菁、陈军、杜林琳、周君怡、张波、甘海峰、栾孟莉、王天笑、谢辉、杨金柳行
临床研究中心,同时也是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技术中心办公室,承担着上海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践和研究工作。2021年,近视防治技术中心加强“市—区—社区”三级视觉健康体系建设;坚持“数智”驱动,全面推进屈光发育建档和近视全周期分级分类闭环管理;推进“医教结合、医防融合”,实施智慧精准综合干预示范点和国家试点区建设;打造广覆盖、高效率的近视健康教育与科普体系,持续推进近视健康教育方法和模式创新;加强技术辐射与推广,贡献“上海力量”。临床研究中心完成了GCP机构备案并通过现场核查,规范人遗资源管理;精准动员辅导,临床研究竞争性课题立项斩获佳绩;实现成果转化零突破,临床研究横向课题立项初见成效;加强宣传与培训,初步收获眼防临床研究品牌效应。
2021年,团队积极申报国自然、市科委、浦江人才等各级课题项目,牵头国内多中心制订儿童青少年裸眼视力、屈光远视储备和眼轴长度标准值等技术规范和操作方案,推进上海地标研制。举办首届近视防控融合论坛和屈光发育建档高级研修班。发表论文17篇(中文11篇,SCI6篇)。新入选国家/地方学会或专家组织5个,入选中文杂志编委1个,担任国际多个杂志审稿人,获得本市卫生系统第十八届银蛇奖1人次。
医护科教办
医护科教办人员:汤淳、许琰、俞军、陆玉宇、王诚斌、王辉、乐怡、徐韵淳、彭书壁、陈美青、孙春蕾
医护科教办承担康定、虹桥两院区医疗质量、院感、护理、科研教育、医疗纠纷、医保、信息化建设、检验、病案统计等工作,全力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和信息安全,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积极开展科研教育工作,使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能够规范有序运行。
2021年,医护科教办继续规范诊疗过程,监控诊疗质量;完成院感制度和多次疫情防控制度完善修整汇编,在新院区启用院感监测,高分通过院感质控检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开展QCC活动,顺利通过首次市护理质控中心检查;组织申报各级科研项目55项,立项各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SCI文章9篇、中文核心期刊7篇;认真处理好每次患者投诉并登记,根据患者的有效投诉完善诊疗过程,解决患者的诉求;落实各项便民措施,开展门诊健康教育。
眼科眼表整形、轮转医生组
眼科眼表整形、轮转医生组人员:罗勤、丁琦、汤淳、朱晓宇、陈霞、姚海佩、杨帆、钱倩、徐娜娜、林秋蓉、陈荟宇
眼科眼表整形、轮转医生班组目前共11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克服种种困难,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2021年开展眼表整形手术300余台、泪道手术400余台,在保证业务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把控完成质量。班组全年收到患者表扬12次、锦旗7面。
班组成员始终坚持每日线上答疑,并通过网络直播开展科普工作,推进各项公益和志愿者活动、线下义诊活动有序进行。高年资医师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还坚持赴远郊支援社区门诊服务,风雨无阻,为农村和远郊的基层市民服务。
在科研方面,班组成员第一作者发表(含接收)SCI论著共2篇,新获得发明专利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院内课题5项。
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组
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组人员:王于蓝、陶津华、袁胤、方晓玲、薛文文、葛玲、欧阳智琨
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班组业务能力在上海市公立医院系统中名列前茅,年门诊量数万例。2021年度共完成白内障及青光眼手术近三千台,白内障手术量上升至上海市第四名。后发障YAG激光四百余例,青光眼LPI激光三百余例,抢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10例。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率低,手术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达到国内外主要眼科中心同等先进水平。目前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单位,团队多次荣获上海市白内障防盲复明先进集体。
班组关心低收入老人,组织“光明行”活动,多次奔赴偏远地区为当地民众施行白内障手术;率先在全市开展“社区青光眼远程筛查”工作,通过专科专家远程读片分析筛检出可疑青光眼患者,此“远程筛查”工作成果已被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立项为“市级医院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班组积极开展眼病防治相关科研的推进和成果的转化,开展国际交流。承担多项市自然科学基金,市卫健委等课题及国际合作科研,开设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班组是医院的细胞,是医院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医院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又快又好发展。新的一年,让我们向获评班组看齐,以他们为榜样,推动医院班组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供稿:临床研究中心,医护科教办,眼科眼表整形、轮转医生组,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组)
上一篇:创新合作模式,建设“科普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