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成功开展从化区首例微创打孔胸腔镜四级手术
胸闷气短、咳嗽不止、多痰咯血?小心或是肺隔离症。12月28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开展微创打孔四级手术,成功为一名“忍辱负重”大半辈子的患者清理病灶,患者的血管因常年超压非常脆弱,所幸及时治疗没有病变恶性肿瘤,心脏也没有受到进一步冲击伤害。这标志着南医五院微创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从化患者免去舟车劳顿,辗转多地求医之苦,为从化百姓带来福音。
十年没感觉隐而不治,躺着打个盹成功“排雷”
从化的黎先生今年51岁,十年前单位组织体检拍片,发现肺部有情况,到医院复诊发现是肺隔离症,得知不是肿瘤让黎先生长出一口气。虽然医生告知病情严重性,但如果接受手术治疗将要“停工停产”,不痛不痒没啥感觉让黎先生选择看看再说。
一晃十年,这一两年老黎时常胸闷气短,胸部偶尔会隐隐作痛,让他警醒可能是“老毛病”犯了。他来到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CT检查,发现左下肺阴影,考虑肺隔离症并感染的可能,老黎遵医嘱接受手术治疗。为了让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加上该病症较为少见确保手术安全,心胸外科主任蔡庆勇教授带领团队精干为患者进行微创手术,在麻醉科贺亮主任团队协助下,顺利创下从化地区首例微创胸腔镜四级手术记录。
手术难度较大,患者胸膜闭锁,全胸腔黏连,按常规操作可能要中转大切口开胸手术。为了保证患者高质量就医体验,手术团队坚持既定方案,抽丝剥茧,手术非常成功,老黎当天下午在主任带队查验术后情况的时候跟医护人员闲聊起来。“听医生说我这次很好彩,不然再拖下去可能就麻烦了。”老黎心有余悸地说,“进手术室感觉睡了个午觉,醒来医生告诉我很顺利,现在疫情家里人不太方便,护士嘘寒问暖的,我感觉很好。”
先天性畸形发育,后天并发症凶险
肺隔离症是指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由异常体循环动脉供血的部分肺组织形成囊性肿块,这部分肺组织可与支气管相通,造成反复发作的局限性感染,不相通时则不会出现任何呼吸道症状,又称为支气管肺隔离症。临床特点为存在异常动脉供血,患者可见发热、咳嗽、咳脓痰、咯血等表现。
蔡庆勇主任介绍,正常人肺部由肺动脉供血运转,隔离症患者由主动脉供血,主动脉血液流量与承压比肺动脉强,所以隔离症患者常年累月下来血管受冲击压力大容易发生血管破裂内出血,左右分流绕经心脏对心功能产生负面影响,甚至会产生病变导致恶性肿瘤,危急患者生命健康。
发育期可用动脉栓塞方法治病
肺隔离症患者的病情与生俱来,但并不意味着无可奈何。蔡庆勇主任说,如果未成年人发现病症,提前介入治疗相对容易些,由于身体尚在发育,只需通过微创手术,将越位的“动脉”栓塞引到血液流动回归正常,病情自然釜底抽薪。
“生活中肺隔离患者一般很难及早发现,大多数患者成年后通过体检发现,有的拖到身体异常就医才知道,情况会复杂很多,甚至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蔡庆勇教授说,“如果家长能引起重视,学校体检或家庭有计划安排体检,这个问题能够在普通体检项目中被发现,早排查,早发现,早治疗。”
【科室简介】
南医五院心胸血管外科成功施行了从化区第一台体外循环下的心脏直视手术,填补了当地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科室配备有进口胸腔镜设备,体外循环机,呼吸机等先进设备,能够独立开展胸腔镜下胸科手术和体外循环下的各种心脏手术。主要包括:漏斗胸、鸡胸等各类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部外伤的手术治疗,胸腔镜下肺部肿瘤、食道肿瘤的手术治疗;纵膈肿瘤、膈疝的手术治疗。儿童、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成人心脏瓣膜疾病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心脏肿瘤切除手术;心脏外伤的手术救治。
科室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南方医院心胸外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北京阜外医院、武汉亚心医院等国内多个心脏中心和胸外科建立了密切的技术联系,依托南医五院的三甲医院平台,逐步建成广州北部心胸血管外科救治中心。
【专家风采】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主任蔡庆勇,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胸心外科工作20余年,对普胸、心脏、大血管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刀完成各类胸外科手术近万例。
擅长微创(单孔单操作孔)肺癌、纵隔肿瘤等手术治疗;胸部肿瘤的规范化、多学科地综合治疗;肺实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系统化规范化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结核、纵隔、胸外伤等疾病。胸心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擅长胸腔镜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微创漏斗胸、鸡胸NUSS术、微创手汗症、雷洛综合征的治疗。肺癌单、双袖式肺叶切除、隆突切除、气管肿瘤切除、pancoast肿瘤等手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单孔充气式纵膈镜同步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移植手术。
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近10项,主持贵州省内、院内临床新项目、新技术近10项;在国内、国外SCI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近9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已培养硕博研究生近10名。
中华医学会贵州省胸心外科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胸腔镜协会常务委员、遵义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胸心血管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现担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华创伤杂志》、《遵义医科大学学报》特聘审稿专家及编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评审专家,贵州省胸心血管外科及胸腔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审专家,贵州省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贵州省职称高评委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