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小切口清理双肺“鸡蛋”大病灶,半小时做完手术隔天出院
说起胸腔手术,大部分人的印象中,是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插着各种管子带着呼吸机,术后还需在ICU观察24小时才可进食、活动。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蔡庆勇主任团队顺利完成单孔胸腔镜下切除双侧的肺大疱,仅用了30分钟,全身只有1个小切口,术后患者便能立即恢复清醒及下床活动,48小时后顺利出院……
患者孙某,男,23岁,从化吕田镇人,刚刚从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在几天前,突然感觉左侧胸部疼痛难耐,于是来到南医五院行胸片检查,诊断为“气胸”,转入心胸外科住院治疗。入院后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腔里的气体引出后患者胸部疼痛得到迅速缓解。
正当孙某为治疗效果好而感到开心时,不料这只是“气胸”治疗的第一步。
果然,复查胸部CT显示孙某的左肺有两处鸡蛋大小的肺大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T同时发现孙某的右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很可能右侧也会出现肺大泡破裂导致气胸可能。孙某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高低起伏,失落到极点。
作为高层次人才身份新引进的心胸血管外科蔡庆勇主任了解病情后,仔细阅片,详细跟孙某及其家属讲解病情,告知气胸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同时也详细讲解了右侧肺大泡的成因及可能的各种后果,建议患者可以通过一次麻醉,同期解决两侧肺部的问题。
孙某及其家属十分担忧。俗话说“人活一口气”,两边的肺同时开刀,会不会这一口气上不来啊?针对这个问题,蔡主任又详细同患者讲解了胸部微创手术的优势及心胸血管外科目前掌握的胸腔镜各类技巧,因为微创技术精湛,所以损伤也就减小最低,同期切除两肺病灶完全没有问题。
有了蔡主任的专业讲解,孙某及其家属的各种疑虑逐渐打消了,信心满满的同意了蔡主任为其量身定做的治疗方案——“经单孔胸腔镜同期行双侧肺大泡切除”。1月5日上午,在全麻状态下,蔡主任团队仅仅用了30分钟,就为患者切除了双侧的肺大泡,术后皮肤上仅仅只有一处1.5cm的疤痕,而且因为手术操作精细,术后仅仅留置了一根1mm左右的细管子用于引流,避免了患者许多的麻烦。术后1小时,孙某开始床上活动、进食,术后3小时,在护理团队的指导下,孙某下床行走,术后6小时,孙某已完全没有不适感。
手术后第二天,孙某恢复良好。如果不是身穿病号服,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个刚刚做了两侧肺部手术的病人。蔡庆勇主任再次为患者检查身体:术口干洁,胸壁无明显压痛,两肺呼吸音清晰。复查胸片提示肺复张良好。各项指标均良好,达到出院标准。于是在接受双肺手术不到48小时之后,孙某办理了出院,高高兴兴的走出了医院。
蔡庆勇主任介绍,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疾病,是由于肺大泡破裂,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腔积气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常见症状有胸部的疼痛、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严重时可出现意识丧失、休克。急诊处理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缓解症状,祛除病根则需要行肺大泡切除术。另外,比较特殊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自发性气胸,这类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往往需要胸外科同呼吸科联手制定治疗方案,且治疗周期明显长了许多。
南医五院心胸血管外科成功施行了从化区第一台体外循环下的心脏直视手术,填补了当地心脏外科手术的空白。科室配备有进口胸腔镜设备,体外循环机,呼吸机等先进设备,能够独立开展胸腔镜下胸科手术和体外循环下的各种心脏手术。主要包括:漏斗胸、鸡胸等各类胸壁畸形的手术治疗;胸部外伤的手术治疗,胸腔镜下肺部肿瘤、食道肿瘤的手术治疗;纵膈肿瘤、膈疝的手术治疗。儿童、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成人心脏瓣膜疾病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心脏肿瘤切除手术;心脏外伤的手术救治。
科室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研所、南方医院心胸外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北京阜外医院、武汉亚心医院等国内多个心脏中心和胸外科建立了密切的技术联系,依托南医五院的三甲医院平台,逐步建成广州北部心胸血管外科救治中心。
蔡庆勇主任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主任,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心胸外科工作20余年,对普胸、心脏、大血管的诊治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刀完成各类胸外科手术近万例。
✎擅长微创(单孔\单操作孔)肺癌、纵隔肿瘤等手术治疗;胸部肿瘤的规范化、多学科地综合治疗;肺实性\肺磨玻璃结节的系统化规范化治疗。胸腔镜手术治疗肺曲霉菌、结核、纵隔、胸外伤等疾病。胸心外科危重病人的抢救。擅长胸腔镜肺叶切除、肺段切除。微创漏斗胸、鸡胸NUSS术、微创手汗症、雷洛综合征的治疗。肺癌单、双袖式肺叶切除、隆突切除、气管肿瘤切除、pancoast肿瘤等手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单孔充气式纵膈镜同步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肺移植手术。
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近10项,主持贵州省内、院内临床新项目、新技术近10项;在国内、国外SCI系列期刊上发表论文近9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已培养硕博研究生近10名。
中华医学会贵州省胸心外科分会常务委员、贵州省胸腔镜协会常务委员、遵义市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创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遵义市胸心血管外科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现担任《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华创伤杂志》、《遵义医科大学学报》特聘审稿专家及编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议专家、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评审专家,贵州省胸心血管外科及胸腔镜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贵州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审专家,贵州省科研基金评审专家,贵州省职称高评委专家。
校对:潘天贺
供稿:心胸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