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医院举办“全国高血压日”义诊活动
2021年10月8日是第24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为普及高血压健康知识,有效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提高广大人民对高血压的认识和重视,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医院心内科团队在院内举办义诊活动。通过现场咨询、免费测血压、健康宣教等方式,使市民进一步知晓高血压、了解高血压,提高市民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指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仅为51.6%,45.8%,16.8%。与之相比,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高达27.9%(标化率23.2%)。据统计,2019年我国患高血压人群已有3.58亿人,患病率还在逐年攀升。然而其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却非常低。对多数患者而言,高血压通常无自觉症状,所以血压升高往往在体检测血压时才能发现。有些患者则是在发生累及心、脑、肾时才知道血压的升高。高血压是心肌梗死、脑卒中、肾功能衰竭发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中国2/3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与高血压有关,近年来愈发有年轻化趋势。如果没有定期测量血压的习惯,往往在体检时,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高血压。
目前临床推荐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能耐受者及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特殊的高血压人群如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达标血压应<130/80mmHg。不同的年龄的患者人群,达标血压要求是不一样的。年龄≥65岁,血压≥140/90mmHg,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将血压降至<140/90mmHg(Ⅰ类A级),年龄≥80岁,血压≥150/90mmHg,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首先应将血压降至<150/90mmHg,若耐受性良好,则进一步将血压降至<140/90mmHg(Ⅱa类B级),经评估确定为衰弱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160/90mmHg,应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收缩压控制目标为<150mmHg,但尽量不低于130mmHg(Ⅱa类C级)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心内内分泌党支部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学习的标准,支部各党员不忘初心,积极参加义诊,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据统计,本次义诊共接受现场咨询、免费测量血压3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画册,现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