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塑料支架内引流术
3月11日,乐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一例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塑料支架内引流术,为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带来了福音。
患者陈某,曾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在乐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1个月后,患者诉反复上腹痛,伴饱涨感,再次来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复查CT发现,患者胰腺假性囊肿明显增大,囊腔最大径达到10厘米,对胃腔造成了压迫。鉴于患者疼痛持续,消化内科邓学杰副主任医师和内镜中心唐宇副主任医师立刻讨论治疗方案,在和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后,确定为患者实施EUS引导下经胃壁胰腺假性囊肿造瘘+支架置入内引流术。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将穿刺针经胃壁穿刺进入胰腺假性囊肿腔内,置入导丝,沿导丝用囊肿切开刀电切造瘘,将双猪尾支架经造瘘口横跨胃腔和胰腺假性囊肿,支架放置成功后,大量淡黄色囊液通过支架涌入胃腔,患者腹痛腹胀症状迅速得到了缓解。
胰腺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和胰腺损伤。是由于胰液的渗出和胰腺局部坏死组织的崩解,在胰腺实质内或胰腺周围聚积而形成的液性的囊样结构,由于其囊壁是由炎性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而非由完整的胰腺上皮性组织包膜所包裹,因此临床上称之为胰腺假性囊肿。胰腺假性囊肿一般在急性起病4周后,囊壁才逐渐成熟。患者一般表现为上腹胀满感、持续性疼痛、胃排空功能障碍或梗阻性黄疸。巨大胰腺假性囊肿可并发感染、囊肿内出血、胃肠道/胆道梗阻等并发症。
随着内镜诊治技术的发展,EUS引导下经胃内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已成为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首选方案。该技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明确等特点,较传统的外科手术和经皮穿刺置管外引流具有明显的优势。
超声内镜(EUS)自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EUS不仅被认为是胰腺疾病“近乎完美的诊断方法”,同时也在纵膈、腹盆腔疾病的诊治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乐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持续致力于开展各项内镜技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疾病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