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瘫痪2年后,他又站起来了…
“十一”长假过后,湘潭市中心医院门诊6楼一位老年人满面笑容将写有“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锦旗送给慢性病管理中心的潘海泉医生。
可谁也想象不到,这位身形挺拔、精神矍铄的老人在一年前坐着轮椅、手不能抬、脚不能走,说话不利索,满脸愁容,心情极度郁闷,每天都在痛苦中挣扎。老人不愿出门、拒绝治疗、拒绝康复锻炼,心情抑郁至极甚至想自杀结束生命。
祸从天降
2019年10月的一天,原本健康的易老突发右侧肢体乏力麻木,口角歪斜,经某院急诊住院予以溶栓等治疗。经20余天治疗,血管畅通了,但肢体乏力疼痛、头晕头痛等后遗症状明显,需卧床坐轮椅。原本来去如风、含饴弄孙的人,突然就半身不遂,生活都不能自理了,这带给患者痛苦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有身体变化带来的心理创伤,那种无助和无奈无时无刻吞噬着老人的心灵,原本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易老变得沉默寡言、内向自闭。
漫漫求医路
之后,易老和家人便开启了漫漫求医路。四处打听名医良药,一听哪里有好医生,家人就陪着易老去看;一听有什么良药就迫不及待地抓服;湘潭市多家医院和诊所,长沙湘雅医院都有他和家人的足迹。坐着轮椅走一米都难,更不用说在市内外四处求医了,挂号、缴费、看诊、检查、拿药,哪个环节都要排队,随便看个门诊都要半天。最主要的是求医一年多来,治疗效果一直不好,上肢不能抬起,下肢不能站立,吞咽困难,吐词不清,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一次次带着期望而去,一次欠失望而归!患者及家属都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家庭的氛围也变得紧张,真是“一人中风,全家发疯”。最可怕是的,易老开始怀疑医院,也变得不那么相信医学。
绝处逢生
正在患者万念俱灰、准备放弃的时候,湘潭市中心医院慢病中心给进入慢病系统的易老打来电话。2020年10月8号,患者和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医院,接诊的正是湘潭市中心医院慢病中心潘海泉医生。“坐着轮椅,高高瘦瘦,紧闭双眼,情绪低落”,这是潘海泉对易老的第一印象。潘海泉医师仔细查看病历,详细了解易老的病情之后开始鼓励他,告诉易老这种病是可以治的,虽不能完全康复,但肢体的活动能力会改善很多,只是这种慢病需慢治,需要时间。
潘海泉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精心制作诊疗方案,从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康复运动、药物治疗等全面调整。告之患者,健康的生活习惯是所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一定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乐观心态,不熬夜;克服困难,在耐受的情况下循序渐进的做上肢、下肢的康复训练;坚持每天规律服药以降压、护脑,绝对不能自行减药、停药;每个月要按时复诊,根据身体情况再调整治疗方案。易老听了潘海泉医生的话很受鼓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掉抽烟、重油重盐等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每天规范服药、坚持上下肢的康复锻炼。
日子一天天的过,患者慢慢地感觉到身体的变化。2月后,患者能站起来了;4个月后,患者能开步缓慢走路了;半年后,上肢能抬起活动了;近日,患者完全可以不要轮椅拐杖行走了。易老的身体慢慢变好,心情也跟着变好了,那个开朗、爱说爱笑、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易嗲嗲又回来了,那个其乐融融的家又回来了。
“脑中风”小科普
“脑中风”(cerebralstroke)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CVA)。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中风。
湘潭市中心医院慢病中心
湘潭市中心医院为给广大慢病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成立湘潭市中心医院慢病中心,该中心是医院全科医学部下属的临床业务科室,是医院实施和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慢性病管理中心主要针对健康、亚健康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提供连续性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健康管理、代谢性疾病的筛查、诊疗和管理、癌症的早诊早治、多学科诊疗、居家延续医疗健康服务等工作。慢性病管理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三级预防为工作准则,一级预防是指防患未然,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管理等保持身心健康。二级预防是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主要针对慢性疾病、癌前病变、早期癌症等疾病发生、发展各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三级预防是指对重大疾病患者选择合适专科治疗,帮助患者康复和回归家庭、社会,并提供居家延续医疗健康服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慢病管理中心预约电话:0731–58214751/58214752
上一篇:全科医学科联合查房模式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