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弯腰提物,却导致骨折!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椎体成形术助患者“挺起脊梁”
每年的10月20日是国际骨质疏松日,今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2021年度国际骨质疏松日中国主题: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71岁的蒋奶奶平时身体健康,但是最近出现背部疼痛,尤其是翻身和上下床时痛感特别明显。经检查,她的身上并没有明显的外伤。据蒋奶奶回忆,之前就是弯腰拎了袋东西,所以她和家人刚开始觉得只是肌肉扭伤,并无大碍。但是她躺着休息了2个月,症状却一直不见缓解,这才急忙来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最终,蒋奶奶被确诊为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什么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除了背部疼痛外,还可以表现为一些并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下肢放射痛、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以及上腹痛等情况。
如果老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正规治疗,患者长时间受到顽固性疼痛的困扰,还会造成脊柱的畸形。一些老人骨折后因为疼痛长期卧床,导致肺部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如果仅仅是一些微骨折和骨髓水肿,这时X线或者CT检查并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漏诊,而核磁共振(MRI)检查则可以比较敏感地发现这些情况,所以这种情况下首先建议进行核磁共振(MRI)检查。
如何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
对于老年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规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痛和抗骨质疏松治疗等。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长期卧床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因此,临床多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以稳定椎体并缓解疼痛。
椎体成形术,全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是一种在影像监视下,经皮穿刺向病变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的一种微创手术,能够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造成的急性疼痛起到有效的缓解。
目前,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规开展的微创手术,该手术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患者术后当天可下床行走,第二天即可出院,是目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理想选择之一。
在与蒋奶奶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为她施行了椎体成形术。手术时间约40分钟,蒋奶奶上午做的手术,下午已经能下床走路了,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腰背明显不痛了,并且手术切口只有35mm。术后第二天,蒋奶奶就顺利出院了,一家人对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团队连连致谢。
科室介绍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成立于2003年,是省内较早、南通地区最早的专业脊柱外科团队。目前科室已成为江苏省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专科,是江苏省医学创新团队、南通市脊柱外科临床研究中心。科室拥有床位数40张,并有独立的脊柱外科监护病房和脊柱生物标本组织库。
常规开展三级甲等医院重点专科所要求开展的各类脊柱外科手术,以脊柱退变、创伤、畸形和肿瘤为四个主要的发展方向,以颈椎病的诊疗和脊柱微创手术为学科特色,尤其在颈椎病、脊髓损伤和微创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来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